Toggle navigation
工业4.0头条
数字图书馆
数字化转型沙龙
工业4.0案例
工业4.0大学
注册
登录
欧洲的数字孪生海洋项目介绍
唐建秀
⋅
2024-07-05
发布
阅读:345
次 ⋅
数字孪生海洋
作为一种分析复杂系统的方法,数字孪生体在德国受到广泛的关注。GEOMAR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针对地球系统的海洋研究,提出了“数字孪生还想”(DTO,Digital Twin Ocean)。GEOMAR亥姆霍兹海洋研究中心认为,数字孪生体由一个虚拟实体(海洋模拟)组成,该实体代表一个物理实体(真正的海...
MAR20:遥感图像军用飞机目标识别数据集
唐建秀
⋅
2024-07-04
发布
阅读:646
次 ⋅
人工智能
遥感图像军用飞机目标识别是对遥感图像中的军用飞机进行定位和细粒度分类,其在侦察预警、情报分析等领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数据集匮乏,遥感图像军用飞机目标识别发展相对缓慢。为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本文构建了公开的遥感图像军用飞机目标识别数据集MAR20(Military Aircraft Re...
数字孪生驱动的桥梁智能建造方法
唐建秀
⋅
2024-07-03
发布
阅读:367
次 ⋅
建模仿真
数字孪生桥梁
智能化是桥梁建设的重要方向,数字孪生是实现桥梁智能建造的有效途径。数字孪生将现实环境中桥梁的结构、状态和行为等映射到虚拟环境,为透彻理解和精准控制桥梁建造过程提供新手段。西南交通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朱军等人,近期撰写了《数字孪生驱动的桥梁智能建造方法》一文,引入虚拟地理环境与数字孪生体理论,对桥梁...
数字孪生人文地理环境概念模型
唐建秀
⋅
2024-06-27
发布
阅读:262
次 ⋅
学术论文
数字孪生地球
人文地理环境
在人文地理学领域,专家引入数字孪生方法,构建了依实驱虚、依虚控实、虚实协同演进的新模式,为避免扰乱现实环境、深度探索复杂问题、优化现实地理问题调控方案等提供了解决方案。江西师范大学的林珲和肖昕、陆军装甲兵学院的徐丙立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陈宇婷共同撰写的《数字孪生人文地理环境》(Digital tw...
透视地球:新一代对地观测技术
唐建秀
⋅
2024-06-26
发布
阅读:301
次 ⋅
透视地球
随着理念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对地球系统的观测正从看清地球的样貌深入拓展到探测地球圈层的内在。“透视地球”基于多种对地观测手段对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等地球空间物理要素、内部结构及其演变过程进行精细、综合探测,而获取地球各圈层更“精确”、更“深层”的信息,成为新一代对地观测技术发展的积极探索和重...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批准“矿山透明地质与数字孪生技术”重点实验室
唐建秀
⋅
2024-06-17
发布
阅读:287
次 ⋅
数字孪生地质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了《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关于批准建设第二批重点实验室的通知》(矿安函〔2024〕33号),由中煤地质总局作为牵头单位,联合中煤(天津)地下工程智能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沙迪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矿山透明地质与数字孪生技术”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这是总局在矿山透明地质领域获批建...
元地球与数字孪生:思想突破、技术变革与范式转换
唐建秀
⋅
2024-06-11
发布
阅读:992
次 ⋅
学术论文
数字孪生地球
元地球
导读:本文为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三忠等人所写论文,发布在《地学前缘》刊物上。该文提出“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真实地球与虚拟地球的融合,构建一个真实地球与数字地球的虚实共同体,即‘元地球’。”0 引言美国副总统戈尔于1998年1月发表了题为“数字地球:认识21世纪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演说[1],提出了一个...
数字孪生地球平台近期设立“地质大模型”工作组
唐建秀
⋅
2024-05-24
发布
阅读:357
次 ⋅
数字孪生地球
地质大模型
作为工业4.0研究院与山东省地质调查院及中国地质学会地下空间创新基地等发起数字孪生地球开放平台的核心项目,“地质大模型”(Geological LLM)工作组近期宣告成立。地质大模型定位于探索先进的AI/ML、数字孪生地质和数据科学等融合应用,为地质行业的创新发展提供一个试验场。基于中国地质学会地下...
地质学家如何使用ChatGPT做更多的地质工作?
唐建秀
⋅
2024-05-15
发布
阅读:246
次 ⋅
ChatGPT
地质学
每个人都在谈论ChatGPT。但这对地质学家意味着什么,你如何利用这种惊人的、免费的技术来做出发现?在本文中,探索如何在地质领域使用ChatGPT,包括其局限性和一些实用的想法,以说明如何使用它来简化工作的各个方面,以便您可以专注于大受欢迎。使用ChatGPT做更多的地质学:地质学家的想法使用Cha...
发布新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