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权 2018-11-20发布 阅读:1205次 ⋅ 基础设施  开源软件  开源工业互联网   ⋅

开源软件世界很精彩,O'Reilly 1999年发布《开源:来自开源革命的声音》和2006年再发布《开源2.0:正在进行的演进》,2007年,基于Git的开源软件协作平台GitHub诞生了,2018年6月4日,微软花费50亿美元收购了GitHub,2018年10月28日,IBM也斥资340亿美元收购Linux的重要分发商Red Hat。

这一切都足以证明,开源革命(Revolution)已经结束,连演进(Evolution)也已经完成了,开源软件已经成为一个成熟的产业,并且成为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等发展的基础设施。

本文是笔者撰写的《开源工业互联网系列》的第一篇文章,希望可以讲清楚开源软件的价值。

2013年成立之初,工业4.0研究院就对开源软件进行了跟踪研究,特别是在研究美国信息物理系统(CPS,Cyber-Physical Systems)的时候,伯克利大学有一个针对CPS的开源项目Ptolemy Project,院内技术实验室下载了源代码进行研究。

伯克利大学发布的Ptolemy II 11.0(2018年发布)

随着研究的深入,工业4.0研究院对美国GE的开源项目Digital Manufacturing Commons(DMC)进行了代码级的分析,加深了对美国工业互联网基于开源软件进行协同创新的认识。后来,GE把DMC放到了美国制造业创新中心DMDII,随着特朗普上台之后,该项目也不对外公开了。

2016年,在工信部指导下,中国信通院牵头成立了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AII,Alliance of Industrial Internet),这促使工业4.0研究院加强了相关的研究和支撑工作。

目前,工业4.0研究院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的开源工作组最为活跃的成员,并且提供了“开源工业互联网参考方案”,该方案是基于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发布的参考架构来构建的。按照“开源工业互联网参考方案”,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中的边缘层、IaaS、PaaS以及工业APP等部分,都可以用开源软件来构建。

开源工业互联网参考方案

笔者在2017年8月30日撰写了《开源项目是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文中颇为感慨美国数字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内忽视开源项目的建设,将来如何在人工智能等领域领先等问题。只是过了一年时间,国内除了大干特干无人驾驶、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之外(大部分是基于开源软件建设的),没有太多人关注开源软件。

国内普遍的技术创新方式是试点示范,客观的讲,只是用ppt介绍一下,或者让大家参观一下生产现场,已经不足以建立第四次工业革命所需要的创新模式。

这一点也是美国经过几十年总结出来的,目前DARPA、NSF、NIST等美国政府机构,都有明确规定要求接受政府支持的项目,必须优先保证开源。除了IT企业纷纷拥抱开源软件,美国一些传统的工业企业,也把开源软件作为颠覆性创新的手段,例如,针对欧洲和日本在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美国把机器人创新的重点放到了开源上面,推出了ROS(Robot Operating System),国内百度的Apollo计划,就是建立在ROS基础上的。

根据笔者跟国内企业家、IT业内人士、开源软件参与者以及政府官员沟通交流的情况,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大家不理解开源软件的盈利模式,这也许是国内普遍重视实践,轻视研究的结果。

本质上讲,开源软件的运行是一个社会工程,它需要改变人的认识,同时还需要构建一套新的商业系统,这对于习惯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家来讲,颇为不容易,当投资基金不青睐这种模式的时候,任何创业者也不敢冒建设开源软件的风险。

2004年,我国成立了中国开源软件推进联盟,这个时间相比O'Reilly 1999年发布《开源:来自开源革命的声音》宣告开源革命到来,也不算特别晚;即使2006年美国开源社区企图率先宣布革命已经完成,开始进入演进阶段,中国互联网领域仍然忙着学习美国经验,大家蜂拥而至苹果iOS和Google的Android上开发软件,中国仍然没有关注开源软件带来的颠覆意义。

它们也许有意无意忽略了Android是开源软件,其目的也不过是把这个软件改头换面,变成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甚至于到了2018年,红芯浏览器还在明目张胆的宣告,“打破美国垄断,中国首个自主创新智能浏览器内核”。

其实,在软件领域(包括消费和工业),中国一直没有核心技术。

* 针对开源软件,工业4.0研究院建设了“开源工业互联网平台”(openii.cn),欢迎各界人士建立合作关系,也欢迎投资基金洽谈投资事宜。

联系方式,微信:huquanbj,邮箱:innobase(#)qq.com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