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止戈 2024-07-07发布 阅读:325次 ⋅ 人工智能  杀伤链   ⋅

杀伤链(Kill Chain)是一种攻击过程,具体是指识别所要打击的目标、向目标派遣兵力、决定并下令攻击目标、最后摧毁目标等一系列攻击过程。

从杀伤链提出的时间来看,它是1996年福格曼在一次空军研讨会讨论提出,其目的是为了延伸美军在网络信息背景下的联合作战愿景,希望到2025年的时候,美军可以打击任何地球表面的移动目标。

福格曼提出的杀伤链过程,可以用F2T2EA来描述,即发现(Find)、定位(Fix)、跟踪(Track)、决策(Target)、交战(Engage)、评估(Assess),这是杀伤链认识的基本知识,还在2007年列入到JP 3-60 联合瞄准条令中。

为了帮助读者更好认识杀伤链概念,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拟组织系列文章,这是该系列的第一篇。


这篇文章介绍克里斯蒂安·博泽(Christian Brose)写的《杀伤链:在未来的高科技战争中保护美国》(The Kill Chain:Defending America in the Future of High-Tech Warfare)一书。

首先,介绍一下作者这个人。

博泽毕业于肯扬学院和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专业为政治学。2005-2008年担任国务卿康多莉扎·赖斯的政策顾问和首席演讲稿撰写人;2009年至2014年,他担任参议员约翰·麦凯恩(R-AZ)的高级政策顾问,支持他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参议院情报特别委员会和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的工作。

2018年,博泽离开了国会加入了一家刚刚成立的创业公司安杜里尔工业(Anduril Industries),担任该公司首席战略官。

安杜里尔工业主要产品是无人系统、反无人机和半便携式自主监视系统以及网络指挥和控制软件。

在《杀伤链》这本书中,博泽批判了大型军工企业不思进取的作风,并且认为依靠美国五大军工企业,根本无法支撑未来的创新,更无法应对大国对手带来的挑战。

《杀伤链》这本书对俄乌冲突介绍颇多,因为2014年俄罗斯采取闪电战占领克里米亚,在作者眼中,这是美军式微的表现。作为关心俄乌冲突的读者,建议可以重点阅读这部分内容,更好理解美国政治家是如何理解这个问题的。

书中还提到了“信息革命2.0”(Information Revolution 2.0),认为当前处于信息革命的新时期,这个思路跟国内常说的“网络信息”类似,有可能网信人员容易从中找到共鸣。在信息革命2.0这个章节中,作者引入英伟达这家公司的故事,以此说明美军没有拥抱先进技术。

由于博泽不是军事技术的专业人士,对美军一直在推进的网络信息变革不清楚,以及对第三次抵消战略也是一知半解,读者不应该由此做出美军真的不行的判断。

第三,博泽对军事物联网(Military Internet of Things)情有独钟,专门花了一个章节做了介绍。

熟悉美军技术发展历程,特别是杀伤链演变的读者,应警惕美军已经不再采用“网络中心战”(Net-Centric Warfare)作战概念,而是开始形成分布式杀伤链或杀伤网(Kill Web)的思路,在美国国防部官方言语中,体现为联合全域指挥控制(JADC2)或分布式作战等。

军事物联网是从传统网络信息体系中延伸出来的,美军为此做了十多年的努力,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概念,这个问题涉及的线索比较庞杂,后续将在杀伤链系列中跟大家分享。

最后,在《杀伤链》一书的结论中,博泽用了“想象的失败”(A Failure of Imagination)作为标题,展现其悲伤的情绪。

博泽坚持认为,美军是一份超大型企业,因此官僚在所难免,但在大国竞争背景下,如果一味的依靠五大军工集团,美军必备无疑。

正是在这样的认知背景下,博泽选择了一家刚刚成立的无人系统和人工智能公司,希望参与到建设以无人系统为基础的未来战争杀伤链事业中。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的人员,可以到数字图书馆查阅该书,或相关资料。已经购买数字孪生国防系列报告的客户,可以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获得帮助。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