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九⼤胜利闭幕,我国已⾛进新时代,我国正从“速度时代”向“质量时代”转变,质量强国战略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全⾯实施质量强国战略作为中国转型升级发展的⼀个重要突破⼜和抓⼿。因此,当前企业要不断地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使其合理性和适⽤性被持续地提升。下⾯笔者就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持续改进进⾏简要阐述。
关键词: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构建;
“⼤质量观”已经改变了“质量”的概念,“质量”不再是狭义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也不再仅仅包含⼯作质量,它已成为“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的代名词。质量管理将以“追求组织的效率最⼤化和顾客的价值最⼤化”为⽬标,成为⾯向组织系统运营全过程的全⾯质量管理。GB/T 19580-2012《卓越绩效评价准则》表明了全⾯质量管理的这⼀重要变化,即质量和绩效、质量管理和质量经营的系统整合,旨在引导组织追求卓越绩效。就⽬前来看,企业质量管理体系仍存在不⾜,需要构建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竞争⼒。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展现的不⾜
缺乏具备整体性的质量管理体系
⾸先,将特定的“质量”监管的⼯作者考虑在外,企业的其余⼯作者都把⼯作的关注度投⼊在了业绩的考核上,同时没有主动地加⼊到质量管理⼯作⾥,还要部分领导阶层的⼈员都展现出质量管理和服务理念上的薄弱;其次,很多的企业均未制定较为完善的⽤于溯源、改进以及检查的体系,其将质管内容放在完成后开展,同时未将其贯彻进全部的环节,不易做到防御的效果。因为不具备较为完善的考核体系,我国⼤部分的企业均未在员⼯的整体⽔平素养上开展较为公平、科学的评估,长此以往就会致使员⼯的⼯作热情⼤⼤降低。
2.组织构造不完善
尽管当下我国的⼤部分企业都设定固定的⽤于“质量”管理的团队,开展质量管理⼯作以及常规的考核与监管,然⽽,质量管理部门其所关注的重点仅仅停留在质量⽬标的考核层⾯上,此部门的⼯作者⼤部分都对企业的每个部门的⼯作缓解和⽅式有详细的认识,以⾄于相应每个部门在质量管理⼯作的内容上仅仅依靠本部门相应的质量监管者开展。如此,这样零散的⼯作形式就⼗分容易造成质量问题的出现。若是问题出现,所有的部门⼀定会出现相互推卸责任的现象,导致质量问题的出现没有责任可追,不能被有效的处理。
3.不具备完善的监督管理体系
当下,我国很多的企业在质量管理⼯作上展现出诸多需要改善的不⾜,主要的因素为不具备较为完善的监管体系。提升监管⼯作的⼒度为所有企业增强⾃⾝竞争⼒与防范风险的有效渠道,也是质量管理⼯作能够顺利进⾏的必要条件。从企业的⾓度上讲,较为规范的监督管理形式为“发现不⾜-分析不⾜-解决不⾜-追寻不⾜的原因-缓解⽭盾”,然⽽,因为当下很多企业是刚刚起步,还没有创设⽐较成熟的监管体系,这就致使我们在进⾏质量管理⼯作期间碰到诸多的困难,质量管理⼯作难以发挥出应有的成效。
4.培训⼯作⽬的性不强
实施的相关⼈员职业素养⽔平对于企业的专业能⼒起到直观性的影响,相关⼯作者所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平对于其企业的⼯作氛围起到关键作⽤。所以,从企业的⾓度上讲,提升相关⼯作者专业⽔平和思想道德素养具有⼗分重要的意义。当下,⼤部分的企业会定期开展员⼯的岗位培训活动,主要⽬的是为了增强其在质量管理上的理念和专业管理⽔平,然⽽,因为培训⼯作所涉及的内容所展现出的⽬的性较低,并且未制定规范的质量管理、考核体系,导致培训所产⽣的效果不太理想,培训⼯作紧紧停留在基础层⾯,不能深⼊。需要关注的是,“追求卓越的经营质量”作为⼀项涉及范围⼴、容量⼤的具有系统性的⼯作,其对于每⼀岗位和部门均有不同的管理⽅案,所以,若是在培训期间不能实现有⽬的的培训,员⼯的质量管理理念也得不到有效的增强,最终就会导致⼈员在进⾏质量管理⼯作过程中所应⽤的管理⽅式的⼀致性,就会导致质量管理⼯作进⾏受到阻碍。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
1.构建基础
1.1 流程全⾯、指标清晰的体系基础
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的⽂件结构均按GB/T 19001-2016 第4.4.1 条款的要求,包括了本业务流程的输⼊输出、与其相关的⽀持流程、绩效指标、所需资源、职责权限、风险控制等内容。每项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均按GB/T 19001-2016 第9.1条款的要求,包括了监视测量的对象,即绩效指标的名称、内容和被考核单位;监视测量的时机,即考核频次;分析评价的⽅法,即计算⽅法或考核⽅法;分析评价的准则,即考核⽬标。以内部审核为例,说明本公司卓越绩效评价指标,为具有企业特⾊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奠定了⾃然基础,建⽴了技术框架。如表1 所⽰。
1.2 追求卓越、勇于创新的质量理念
公司注重质量管理⽅法的系统性,积极贯标GB/T 19580-2012,依据卓越的质量管理⽅法,在实施质量创新时结合产品实现的具体要求,将质量创新活动提升到经营分析的⾼度,对项⽬实施的各个过程进⾏系统分析评估,落实与战略实施的匹配性,在管理思路上寻找创新点,不断完善进取,从⽽彻底改变了“只问成果,不问效益”观念。
2.搭建卓越绩效评价模型
公司通过将GB/T 19580-2012 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进⾏对⽐和融合,形成定性+定量评价框架。通过分析对⽐GB/T 19580-2012 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将GB/T 19580-2012 领导、战略、顾客与市场、资源、过程管理、测量分析与改进、结果等7 个类⽬要求嵌⼊公司运营管理体系 18 个模块,形成具有本公司特点的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3.形成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通过《公司卓越绩效企业评价准则》的使⽤,诊断了公司当前的优势和不⾜,挖掘了公司内部的优秀组织和流程⽅法,了解了⾃⾝与竞争对⼿间的优劣势,探究了标杆企业可移植可汲取的经验⽅法,迭代优化了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AOS 流程管控的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将过程⽅法渗透到了最⼩业务单元,能有效解决多数组织普遍存在的质量管理与业务⼯作两张⽪的问题,也可为致⼒于流程再造、体系升级、质量提升的组织提供体系建设⽅⾯的宝贵经验和⽅法。以促进新时代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为⽬的建⽴的《公司卓越绩效企业评价准则》,不仅能实现组织的⾃我评价,还可帮助企业分析竞争对⼿、选定标杆企业、提升顾客满意度,最终迈向卓越绩效。
作者:张婷、康明辉、杨建,《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20年03期)
参考⽂献:
[1] 张守钗,施航,何林飞.电⼒企业质量管理规范认证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J].安徽医药,2018,22(12):193-197.
[2] 朱泽云,范建聪.质量管理中不合格处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业经济论坛,2018 (03):72-77.
[3] 沈松.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运⾏常见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8,526(14):149-151.
[4] 覃事⽟,帅云,占丽平.基层企业管理评审中常见问题与对策[J].南⽅农业,2018(11):130+133.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