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结构的设计,必须在性能、安全、成本三者间取得平衡。自 1903 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伴随着重大的飞机失事教训,飞机结构设计观念也历经多次的修改。最早仅考虑材料静力强度;20 世纪 30 年代后为采用线性疲劳观念的“安全寿命”,经过 50 年代的“彗星”客机和 B-47 坠毁后,改进为“破损安全”;而 70 年代发生的波音 707 及 F-111 事件,则使得“损伤容限”成为现今的标准结构设计准则。1988 年发生的阿罗哈航空事件,则揭示了散布型疲劳损伤成为 “损伤容限”结构设计的新课题。
飞机设计技术研究所 吴富强
内容概要
1. 损伤容限设计内容
更多
2. 损伤容限结构类型
3. 损伤容限设计一般流程
4. 损伤容限设计要点
5. 损伤容限设计措施
收起
疲劳的基本概念
疲劳破坏与分析
循环载荷
应力-寿命(S-N)曲线
应变-寿命(ε-N)曲线
1. 损伤容限结构定义
2. 分析目标
3. 分析要素
4. 破坏准则
5. 分析流程
1. 裂纹扩展规律
2. 裂纹扩展速率
3. 裂纹扩展描述模型
4. 常幅载荷下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5. 变幅载荷下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1. 概述
2. 破坏准则
3. 剩余强度分析
4. 结构强度设计
1. 断裂力学简介
2. 能量平衡理论
3. 应力强度因子理论
4. 裂纹尖端塑性区
5. 复合型准则
6. 断裂韧度试验
1. 问题来源
2. Westergard应力函数法
3. Kolosov-Muskhelishvili
应力函数法
4. 叠加法
5. 其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