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结构的设计,必须在性能、安全、成本三者间取得平衡。自 1903 年莱特兄弟发明飞机后,伴随着重大的飞机失事教训,飞机结构设计观念也历经多次的修改。最早仅考虑材料静力强度;20 世纪 30 年代后为采用线性疲劳观念的“安全寿命”,经过 50 年代的“彗星”客机和 B-47 坠毁后,改进为“破损安全”;而 70 年代发生的波音 707 及 F-111 事件,则使得“损伤容限”成为现今的标准结构设计准则。1988 年发生的阿罗哈航空事件,则揭示了散布型疲劳损伤成为 “损伤容限”结构设计的新课题。
w内容充实形象,对工程人员很有帮助
文章写的不错,对安全寿命和损失容限有了认识。
感谢分享!正好需要这份材料!
文档评论
w内容充实形象,对工程人员很有帮助
文章写的不错,对安全寿命和损失容限有了认识。
感谢分享!正好需要这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