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地球与数字孪生:思想突破、技术变革与范式转换
李三忠1,2, 索艳慧1,2, 戴黎明1,2, 王亮亮1,2, 姜兆霞1,2, 曹现志1,2, 苏国辉2,3,
刘丽军4, 周建平1,2, 李玺瑶1,2, 刘 洁1,2, 朱俊江1,2, 乔璐璐1,2, 王光增1,2, 姜素华1,2, 王秀娟1,2, 刘 琳1,2, 管红香1,2, 李晓辉1,2, 胡 军1,2, 刘 鹏1,2,
刘 泽1,2, 董冬冬5, 郭玲莉1,2, 邹志辉1,2, 董 昊1,2, 钟世华1,2, 孙国正1,2,
刘 洋1,2, 于胜尧1,2, 吴立新6,7, 邹卓延1,2, 孙 毅1,2
1.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0
2. 崂山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0
3. 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水合物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
4. 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 美国 厄班纳 61820
5.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071
6. 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高等海洋研究所/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100
7. 崂山实验室, 山东 青岛 266237
工业4.0创新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Copyright© 2013- 京ICP备14017844号-3
文档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