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中国制造2025 “1+X”规划体系

数字化转型沙龙第40期

2017年03月11日 14:30 ~ 2017年03月11日 16:30
工业4.0创新平台(北京,专人通知)
越女士 innovation4(#)qq.com
已结束 浏览(1685) 评论 (7)
活动说明
  • 1、本活动名额有限,恳请您确定有时间并一定可以出席,谢谢!
  • 2、本活动邀请以收到短信或电话通知为准,请您确保联络通畅。
  • 3、如果您已确认出席但未能到场,这可能会影响您今后享受工业4.0创新平台所提供的服务。

活动总结

本次研讨会主题围绕中国制造2025“1+X”规划体系,联系国内外相关动态,从战略、规划到抓手认识中国制造2025。参会人员是来自中科院、中航工业、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电信等单位的专家和管理者,共同对这一主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从各自的经验和观察产生的视角得到启发碰撞。

研讨会上,首先是简要介绍中国制造2025“1+X”体系,战略、规划和指南推进方式,与美国、德国、日本等的对比。任何经济产业政策,其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经济,促进收入的增加和社会的和谐。目前全球范围面临第四次工业革命,正处于构建技术和经济范式的初期。在此背景下,德国有工业4.0、美国有先进制造、日本有机器人战略、我国有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级战略构想。我国继2015年发布《中国制造2025》之后,至2016年底,各国家部委单位发先后发布了11份文件,形成了“1+X”体系,基于创新驱动的核心思想,对关键领域和主题进行了全覆盖。近年来,中国制造的成本提升得比较快,原有的利用人口红利发展模式受到了挑战,创新问题开始凸显,难点可能还是在效率上。研讨会上参会者还重点交流了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的智能制造体系,比较了智能制造概念在国际上的发展历程,讨论了基于现状我国延展该概念的可行路径、主要问题以及预期突破等关键而有建设性的话题。

这次研讨会围绕中国制造2025体系,对于产业、行业和企业各个层面的战略发展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参会者继续交流到会议原定时间后良久,才圆满结束。

活动内容...

为细化落实《中国制造2025》,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启动了“1+X”规划体系的编制工作。

“1”是指《中国制造2025》,“X”是指11个配套的实施指南、行动指南和发展规划指南,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业强基、智能制造、绿色制造、高端装备创新等5大工程实施指南,发展服务型制造和装备制造业质量品牌2个专项行动指南,以及新材料、信息产业、医药工业和制造业人才4个发展规划指南。

编制“1+X”规划体系的目的,是要通过加强政府引导,凝聚行业共识,汇集社会资源,围绕重点、破解难点,着力突破制造业发展的瓶颈短板,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11个X由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共同研究编制,目前均已发布实施。

工信部表示,11个X不是指令性而是引导性的,旨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各级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金融机构等有关方面广泛参与,共同努力。

这就意味着中国制造2025的“1+X”产业政策的模式是“引导性”,这对于工业4.0投资基金的指导意义非常巨大,值得关注工业4.0领域的人士认真解读,提升认识,把握国家发力的方向。

据工信部公告称,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将加强中国制造2025“1+X”体系的落实,细化分解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以目标为导向,围绕重点任务、重大工程、重点领域梳理凝练一批重点工作,明确时间节点,落实配套政策,与中国制造2025实施形成全局统筹、重点推进的工作合力。

本次工业4.0研讨会将重点讨论以下主题:

1. 中国制造2025的“1+X”规划体系跟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产业政策体系进行对比,找出四个国家推进未来工业之思路和战略思想,加深我们对中国制造2025的认识。

2. 对于民营上市公司,应该如何把握中国制造2025推进“1+X”规划体系带来的机会。

3. 对于期望在工业4.0领域创业的小型企业,可以从中国制造2025推进方向和思想中获得什么收益?

4. 工业4.0研究院的“工业4.0投资基金”关注的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推动“技术+资本”结合的抓手和落地项目,重点推荐“开源项目”的设想。

欢迎对本次主题感兴趣的同行报名参加研讨,共同把握中国制造2025的发展机会。

活动评论

2017-03-05 08:16 注册用户

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战略,通过“1+X”规划体系,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引导办法,对中国制造企业有很好的参考。但企业要真正从中获益,需要仔细甄别规划体系的引导意图,再结合企业自己的战略定位和愿景,恰当设计智能制造战略,形成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才可以从中获得增长的动力。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3-08 12:33 注册用户

国家制造创新中心的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工程,就整个创新系统而言需要采用系统方法对其进行顶层设计,就具体创新中心而言其作用、评价方法、启动和退出机制应该明确。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3-10 08:52 注册用户
1
注册用户 03-05 08:16

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战略,通过“1+X”规划体系,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引导办法,对中国制造企业有很好的参考。但企业要真正从中获益,需要仔细甄别规划体系的引导意图,再结合企业自己的战略定位和愿景,恰当设计智能制造战略,形成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才可以从中获得增长的动力。

院长,有没有在深圳的啊?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3-10 11:26 注册用户
2
注册用户 03-05 08:16

中国制造2025是我们国家的制造业战略,通过“1+X”规划体系,形成了一个系统性的引导办法,对中国制造企业有很好的参考。但企业要真正从中获益,需要仔细甄别规划体系的引导意图,再结合企业自己的战略定位和愿景,恰当设计智能制造战略,形成差异化的发展路径,才可以从中获得增长的动力。

1
注册用户 03-10 08:52

院长,有没有在深圳的啊?

目前只在北京举办,暂时没有在深圳举办。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3-10 19:43 注册用户

我国虽然目前是制造大国,但是离制造强国还是有一定的距离。但近几年也有重大突破,比如发射了首个量子实验卫星“墨子号”;高铁也在渐渐走出去。中国制造2025中能看到国家对未来中国制造业的规划,企业如果能把握好这个机会,投身这一潮流才可能取得更好的发展。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3-11 20:25 注册用户

今天参加了“洞悉中国制造2025 “1+X”规划体系”这一研讨会。研讨会上讨论了中国和德国、美国、日本产业政策体系的不同之处,我对这一点很有感触。德国强调的是制造,美国注重数据。日本则将知识或者说是人当成中心。而且也并不是所有的全部搞成智能制造,相反而是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低层次的规模生产用全自动;中层次则是半自动,由人来进行管控;高层次则是纯手工。就像这些发达国家一样,中国的产业政策也需要有明确的思想和推进路线。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3-12 12:12 注册用户

这次工业4.0研讨会很有价值,中航工业的智能制造创新中心负责人对中国制造2025有很深入的看法,还要中科院的专家也从科学层面上提出了见解,中国移动研究院、中国电信等公司的领导,从企业实际利益出发,谈到了如何提升企业竞争力等问题……很有启发。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