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国制造日(MFG Day)看工业文化

数字化转型沙龙第33期

2017年01月07日 14:30 ~ 2017年01月07日 16:30
工业4.0创新平台(北京,专人通知)
越女士 innovation4(#)qq.com
已结束 浏览(1720) 评论 (6)
活动说明
  • 1、本活动名额有限,恳请您确定有时间并一定可以出席,谢谢!
  • 2、本活动邀请以收到短信或电话通知为准,请您确保联络通畅。
  • 3、如果您已确认出席但未能到场,这可能会影响您今后享受工业4.0创新平台所提供的服务。

活动总结

2017年第一次工业4.0研讨会,关注工业文化方面的中外现状。参会者来自基本立子科技、西门子、中国电信、和君集团等企业的高管、管理者和分析员,共同了解和探讨工业文化对社会、产业以及企业的作用及影响。

研讨会首先进行了“从美国MFG DAY看工业文化”主题分享,从工业哲学与工业文化的概念和辨析开始,介绍了工业文化的中西认识、美国MFG DAY的来历及定位等,谈到了中国认同什么工业文化。事实上,从工业文化的平行比较来看,这个概念具有中国特色,与英语中的“industrial culture”并非完全等同。相似的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工业文化与国家的工业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工业领域忽略了民族文化个性的融合、人才的先进价值观引导,以及国家工业品牌的树立,工业强大起来的愿景将成为无根之木。

参会者在分享过程中保持积极的互动,既从历史视角贯通了现代工业文化的来龙去脉,又从现实挑战中思考“中国制造”如何能够冲出困境,工业文化应该走向何方,而美国政府通过MFG DAY这种方式是否能促进塑造新的国家工业品牌等方面进行了畅达的交流,研讨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圆满结束。

活动内容...

美国在2009年奥巴马执政开始,逐步启动了先进制造为目标的国家制造业战略,其战略思路清晰的指出了美国再工业化的思路和目标。值得中国制造业关注的是,奥巴马政府还发布税收、金融以及产学研等多方面匹配政策的同时,还在工业文化塑造上下了一番功夫。

从2012年开始,美国启动了“制造日”(MFG Day),为制造商提供了展示其日常工作的机会,更重要的是,制造日是为了改变美国对制造业的看法,为下一代美国劳动力提供职业教育。

毫无疑问,新一代的新型工作者对制造业的态度,决定了这个领域可以吸引什么样的人才进入,从而也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创新速度和质量。通过制造日活动的举办,可以大大提高人们对制造类工作的认识,从而为制造企业招聘人才奠定基础。

反过来讲,当更多优秀人才对制造领域的工作感兴趣,也会促进企业家改善工作环境,提供更有价值的工作机会。如果制造企业的工作环境跟互联网公司一样,那么会更加提升人们对制造领域工作的兴趣,促进制造业更高质量的发展。

本次工业4.0研讨会从工业文化的视角去认识美国推进先进制造的经验,特别是关于制造日(MFG Day)的设立,远远超出了简单的解决方案或者工资水平提升等范畴,更有助于中国制造的转型升级等工作的开展。欢迎对工业文化感兴趣的行业人士报名参加本研讨活动。

活动评论

2017-01-02 16:22 注册用户

国内似乎开始重视工业文化,这是一个好的开始。

德国以及欧洲强调工业哲学,甚至于在1835年就写了一本《制造业哲学》(The Philosophy of Manufactures);同为东方国家的日本喜欢讲工匠精神,或者精益生产(改进,KAIZEN);中国强调质量,也开始谈工业文化。

但工业文化是什么定位?它是用来解决什么问题的呢?或者,它仅仅是一种精神象征?

可以看看美国的MFG Day,本质上就是一个品牌宣传,而这个品牌就是美国制造。中国制造2025也可以看成一个品牌宣传,只是多个部门提法重点不完全一样,有两化融合,还有智能制造,接着来了一个工业互联网,或者民间谈得更多的工业4.0……我们应该选择什么?

中国的工业文化推行还有不少挑战,值得关注和思考。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1-03 10:28 注册用户

工业文化这个事情,本身并不产生直接的效益,它是为了正向影响人才的价值观而进行建设的,引导人才的价值观需要如何投入?投入多少?这个问题恐怕已经超出了实用主义者能够理解的范畴了。不看好中国塑造工业文化,因为目前的主流社会价值观比较单调。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1-04 11:58 注册用户

中国工业最缺的就是人才,工业不能吸引人才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个行业缺乏认同,工业文化探究的本体讨论共识,共同认同。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1-06 23:24 注册用户

若将工业发展成为一种特有的文化,那青少年就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群体。他们对未来的选择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业或者整个工业文化未来的发展。MFG Day也就是原本有些“人情味缺失”的工业文化走进青少年圈子的一种很好的方式。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1-07 18:09 注册用户

制造业现在最大的困境就是人才的缺失。请注意此处的人才绝不等同于中国最大优势之一的人力。社会舆论以及实用主义本身都因为制造业收益慢、劳力投入大很大程度上不看好这个行业,也因此导致现在有能力有文化的人都不愿为制造业效力。此时,工业文化的建构与宣传就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关键。只有在文化层面上消除了现有偏见,制造业才有可能人才济济,不断突破。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2017-01-08 13:25 注册用户

工业文化的推广可以带来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效益。首先,工业旅游可以直接提升旅游业的收入,而且一般针对高端人群,利润率高。其次,工业文化的对外输出是国家软实力输出的其中一种形式,有助于提升一国制造企业的品牌形象,从侧面促进制造业增长。第三,通过向青年一代灌输工业文化,能够为制造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美国通过开展各个层次、内容丰富的工业文化活动,并不是“不务正业”,相反是有深层次的原因。制造日活动便是美国工业文化推广的一个鲜活例子。我国亦应重视工业文化的塑造和推广。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