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讲座:新GPT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数字化转型沙龙第167期

2020年04月22日 18:30 ~ 2020年04月22日 21:30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
零点壹 【微信】punkt1
已结束 浏览(1491) 评论

活动内容...

本讲座应中国人民大学数字经济研究中心邀请举办。

以技术革命的演化经济学视角,认识新一代通用目的技术(GPT,General-Purpose Technologies)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通过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等数字化转型国家战略,深刻理解数字孪生体、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和人工智能等发展趋势,全面分析世界数字经济竞争格局。

提纲:

1. GPT驱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1992年Timothy Bresnahan和Manuel Trajtenberg提出的GPT概念,成为研究经济增长动力的工具。据工业4.0研究院统计,公认GPT有24种,待确定的有数字孪生体、物联网(工业互联网)、5G和人工智能。

2. 美国怎么看工业互联网?

美国官方认同的主流概念有先进制造、数字制造和数字经济等,这是由美国商务部(下属机构)主导的。GE在2011年提出的工业互联网概念,只是美国众多概念中的一个,其他领先企业也有自己的概念体系。

3. 德国隐形冠军 vs. 数字化转型

跟国内大部分人的感觉不同,德国隐形冠军通常不做数字化转型,它们不能放弃Know-How的生存之本。工业4.0定义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世界”不容易实现,在消费领域,欧盟没有实现数字单一市场(DSM,Digital Single Market),工业领域更是难上加难。

4. 日本互联工业计划推进中

跟德国类似,日本希望通过供给侧创新来实现新一轮的增长,经产省主要以“工业价值链计划”(IVI,Industrial Valuechain Initiative)来推进。依靠龙头企业带动供应链,是日本工业领域推进的方式。

5. 百花齐放的中国式创新突破

中国历来对新概念有兴趣,不管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都可以获得一批拥趸。从2015年中国制造2025主攻方向智能制造(机器换人),到后来洋为中用的工业互联网,以及现在的数字孪生体,体现了我国创新的多元化。

分享教师:胡权,工业4.0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

关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经济学基础、竞争规律和商业模式的研究,涉及工业4.0、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和数字孪生体等先进技术及应用,目前研究重点在通用目的技术(GPT,General-Purpose Technologies)。作为全球最早跟踪研究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专家之一,设计了高度自动化、高度数字化和高度网络化的判定标准,多次参与国家及省市政策制定及评审等工作,包括中国制造2025、工业互联网及数字经济等。在多个国内外顶级论坛和会议上做主题发言,为《清华管理评论》、《中欧商业评论》、《中国工业评论》、《中国电子报》、《21世纪经济报道》、《上海证券报》和《中国日报》等撰写文章,接受《法国回声报》、《德国法兰克福汇报》等国际媒体采访。

活动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登录后才能评论
活动资料
暂无活动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