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人工智能早就已经成为最热门的赛道,参与该赛道的不仅仅是创业型企业,几乎所有的大型科技企业也把人工智能列为未来5年的发展战略。其中,华为也不例外,它甚至于在2018年10月9日,正式对外宣布了完整的人工智能战略,同时还公布了将要推出的两款人工智能芯片。
华为轮值CEO徐直军在演讲中,把华为的人工智能战略概括为五个方面:投资基础研究;打造全栈方案;投资开放生态和人才培养;把AI思维和技术引入到现有产品和服务;把AI几乎应用于内部效率提升。
具体来讲,这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如下:
据工业4.0研究院跟踪华为一贯的战略思路,在人工智能领域,华为仍然会采取一贯的“黑土地”策略,不做基于人工智能的应用,而是去做芯片和平台。徐直军自称华为在人工智能方面的“全栈全场景”策略具有优势,也就是同时面向云端计算、本地服务和存储的边缘计算以及各种终端设备。
按照华为通常独立自主的思路,它仍然会坚持“吃自己的狗粮”。徐直军认为,因为找不到一个能够实现全场景的人工智能学习框架,所以华为才自己做一个,“满足自己的需求”,“华为内部有全场景覆盖的需求,我们做了端,做了边缘,做了云,我们需要这个全场景的覆盖。”
与工业4.0研究院胡权院长一直强调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是“通用目的技术”(GPT,General-Purpose Technologies)类似,华为也开始提及通用目的技术,已经开始跟随工业4.0研究院把人工智能定义为通用目的技术。
徐直军在HC大会上表示,“如同公元前的轮子和铁,19世纪的铁路和电力,以及20世纪的汽车、电脑、互联网一样,华为认同:人工智能是一组技术集合,是一种新的通用目的技术。”
值得指出的是,工业4.0研究院早在2015年就提出了人工智能和工业互联网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两大通用目的技术,获得了行业不少专家的认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软司前司长安筱鹏随后也发布了通用目的技术的相关评论文章,这次华为也明确提到通用目的技术,可见大家已经认同通用目的技术的重要意义。
欢迎行业人士报名此次工业互联网沙龙,共同关注行业领先企业华为的人工智能战略,特别是它把人工智能跟工业互联网融合,形成了全系统的解决方案,同时,还把人工智能定义为通用目的技术,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最为流行的认识。
正如日本所讲的非连续创新,德国讲的跳跃式创新,美国的颠覆性创新,以及工业4.0研究院提到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必然会出现一些通用目的技术,从而完全改变行业的竞争和发展规律。
这次华为作为一个典型企业案例,完全体现了企业战略改变游戏规则的“套路”,强烈推荐行业人士关注。
也欢迎大家深入探讨,共同加强对华为这样的典型企业的了解。
要是华为上市了,股价估计会大幅上涨吧?
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应该提这个AI战略,它也有机会应用这样的颠覆性技术。
华为要转变基因,也不容易,现在的做法还是大而全,一切以华为为主,是不是有大量的企业愿意与之合作,这个问题不太好回答。
如果第四次工业革命也是华为成功了,这会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结构性的的影响。
人工智能是一个热门的东西,华为适不适合这个事情,还没有明确的答案,且看看它会做一些什么事情?是否对行业有贡献了。
华为是比较积极,看来是要成为所谓AI第一了,不过,这几天联想的杨元庆也在说这个话,不知道这两家公司会成为第一吗?
还有科大讯飞,百度这些公司,它们怎么办?
华为比较相对偏硬件,它们自然要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华为喜欢“垄断”所有领域,包括人工智能,所以要做全栈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如果华为都做了,其他公司还做什么呢?
都去给华为打工?还是做外包?
华为有很多思想可以借鉴的
想了想,华为为什么不做成一个开源呢?
苹果和高通做了很好的专业化分工,华为不是这样做的,为什么?
中国市场不够成熟?还是华为习惯于全部自己干?
这样做的坏处很明显,那就是社会不能从华为的创新中获益,反而是抑制了国内的各种创新。
但是不是对国家整体的竞争优势有帮助?
活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