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汽车在工信部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背景下,大力投入全面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实现集团化管控。由建设“数字化长安”信息化能力平台开始,与全产业链深度协同,促进“以用户为中心”和“以服务为中心”的智能制造转型升级。长安汽车利用数字化长安的优势,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为建设契机,推动决策模式、运营模式和商业模式的创新转变,由制造型企业向服务型企业转型。
2015年,长安汽车作为唯一的汽车企业入选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未来,长安汽车将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智能驾驶和智能互联技术,发展智能化654战略,即——6大平台,5大核心应用技术,分4个阶段实现智能化技术产业化。
重庆长安汽车公司是一家集汽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拥有2家上市公司(长安汽车和江铃汽车)的大型汽车集团,是中国汽车四大集团阵营企业,最大的中国品牌汽车企业之一。目前,公司拥有全球12个生产基地、32个整车及发动机工厂,年产销汽车295万辆,员工9万人。
长安汽车拥有全球研发人员1万人,高级专家400余人,先后13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居中国企业前列。公司建立了汽车研发流程体系和试验验证体系,在重庆、北京、河北、合肥,意大利都灵、日本横滨、英国伯明翰、美国底特律建立起全球研发格局,可以实现24小时不间断协同研发。
长安汽车坚持“节能环保、科技智能”的理念,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力争成为国际先进、国内一流的新能源汽车企业,已加入了美国智能汽车联盟(MTC)。目前,长安汽车的结构化道路无人驾驶技术已通过实验验证。
长安汽车积极寻求全球合作伙伴,成立长安福特、长安铃木、长安马自达、长安标致雪铁龙、江铃控股等合资企业,并向合资企业输入中国品牌产品,开创了合资合作的新模式。
数字化长安
长安汽车信息化系统建设起步较早,目前ERP和MES等系统已经覆盖所有生产基地,先后在渝北工厂和北京工厂等建立了标准工厂,具有数字化特征的高效生产模式,信息化总投资达3.2亿元。
数字化长安的建设重点为研发数字化、制造精益化、营销电子化、系统集成化和管理信息化,建立高度集成的产业链协同平台。其中,长安汽车鱼嘴乘用车基地生产线全面建设自动化设施,配置了480多台机器人,采用3D建模和仿真技术做工艺数字化规划,目标是节省生产布局时间40%,减少现场设备调试时间20%。
1、研发和工艺
建立了以PDM为核心的长安汽车数字化设计体系,实现了全球化异地产品同步设计以及产业链全过程产品集成化协同开发,大幅提升了企业自主研发能力。
建立了以三维数字化设计为核心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分析与数字仿真/逆向工程/辅助制造的汽车产品开发平台系统,涉及到新产品开发项目的三维建模、总装布置、工程化设计、电子样车装配检查、性能仿真分析、冲压成型分析、样车试制及夹、模具开发以及数字化生产线建设等方面。
2、生产制造
建立了以ERP、MES、QTM系统为支撑的企业内部集成化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了汽车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
长安公司内部围绕采购、计划、生产、销售、财务、成本等主要业务流程建立起了以ERP为核心的管理信息系统。同时,建立与内部ERP高度集成的产业链协同商务平台,实现了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客户之间的协同采购、协同销售、协同服务等功能,为汽车产业链的信息共享、资源优化配置和商务协同提供了有力支持。
3、营销与管理
建立了DMS、SES为核心的销售管理系统,包括微车销售、轿车销售、国际公司,覆盖计划管理、订单管理、结算中心、储运管理、经销商库存与实销管理、财务管理、大客户管理、市场活动管理。
建立了CRM和PMS系统,为长安汽车车主提供更优质和及时的服务。
项目评论
汽车产业的工业化程度更好,这是进行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一个基础。
从德国工业4.0体系来看,汽车行业可以从工业4.0理论研究成果中获得启发或指导,从而快速实现企业快速进入智能化阶段。
长安汽车的建设计划似乎比较大而全,在自动化和数字化方面的投入很大,基础比较好。去年以来大张旗鼓开始建设的汽车智能化建设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