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和信息化部7月在官网上公布了“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广电运通作为“金融自助设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入围,成为业内唯一上榜企业。
在智能金融服务应用方面,广电运通利用自身在金融服务方面的优势和经验,建立了面向全国的金融自助设备公共服务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提供智能金融设备的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与修复、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远程升级等服务。
金融自助设备主要包括自动柜员机(ATM)和远程视频柜员机(VTM)两类。银行自动柜员机(ATM)大家应该不陌生,而远程视频柜员机(VTM,Video Teller Machine)则是广电运通能够入选“金融自助设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关键。
广电运通是全球领先的金融智能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1999年由拥有60年历史的国有军工企业广州无线电集团组建,是一家涵盖银行自动柜员机(ATM)、远程智能柜员机(VTM)、智能柜台(STM)、清分机、自动售检票系统(AFC)等高端金融自助设备制造,以及提供金融自助设备维保、金融武装押运、金融IT服务外包等高端金融服务,集自主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于一体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
广电运通坚持“快速应变,引领未来”的品牌理念,顺应中国银行业变革趋势以及公司“高端制造+高端服务”的产业链布局,广电运通正积极推进企业的服务化转型,围绕金融服务外包构建金融全产业链布局。
在金融电子领域,截至2016年3月,广电运通ATM产品及服务已经进入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多家银行客户,全球ATM安装使用总量超过20万台,综合实力排名全球前4强,在中国ATM市场销售占有率连续八年位居第一。
在金融武装押运领域,截止2016年3月,广电运通旗下广电安保已在全国并购了26家武装押运及金融外包服务企业,将以“技术+安全”模式打造中国金融安全服务第一平台。
在智能交通领域,广电运通AFC设备及核心模块在中国60多条城市轨道交通与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得到广泛应用。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广电运通率先研发的互联网“云购票机”于 2015年在深圳和广州地铁上线。广电运通全资子公司中智融通以领先的现金物联网解决方案,适配自主研发的清分机、 清分流水线等全系列智能现金处理产品。
广电运通汇聚业内实力最强的研发精英队伍,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分别在广州、北京、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打造了世界顶级的金融智能装备专业研究院——广电运通研究院,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套货币处理技术(包括取款、存款、现金循环和清分)。截至2016年3月,广电运通申请专利数量突破1600件,获得专利授权671件;荣获“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等荣誉称号。
远程视频柜员机(VTM)简介
银行准入门槛降低直接导致银行数量大幅增加,相应对ATM等金融设备需求增加;利率市场化逐步推进导致银行间竞争日益激烈,银行纷纷布局“社区银行”、“金融便利店”等小型网点,大幅增加对ATM的需求以及催生出对升级产品VTM(远程视频柜员机)的需求。VTM集成了高清视频模块、多点触控屏幕、高清扫描器、单据打印/盖章/智能回收模块、现金循环模块等,通过实时视频音频交互方式为终端用户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
银行渠道的趋势图
国内VTM原型,最早见于2011年的北京国际金融展。而。同年交通银行同类产品iTM(intelligent Teller Machine)在上海低调上线。经过1年多的发展,在国内银行系统,VTM已经由原来的现金版本(在原ATM上进行功能拓展而来)变化出非现金版(没有存取款功能)、小额现金版等多种形式。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以及光大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都相继上线,有些城商行也已经上线试运行。
VTM在功能上可以提供面对面的柜台服务体验,延伸银行网点的覆盖空间、延长银行网点的服务时间,可替代95%以上的柜台业务,对于银行来说大大降低了网点部署成本,减轻柜台压力。VTM的创新符合银行竞争激烈加剧的大趋势,有望成为ATM行业自自助取款机、自助存取款机之后的下一代主流产品。
广电运通的VTM之路
对广电运通来说,在传统的取款机、存取款机产品是以后来者的角色参与竞争,在大银行的市场份额仍然低于外资品牌,产品市场份额的增长也卡到了瓶颈处。广电运通判断:VTM将是未来银行业发展的战略趋势。在VTM市场,广电运通是占据先机的新进入者,市场准入的障碍也就自然打破了。广电运通在VTM方面做了大量投入,也取得了巨大成功,下面回顾一下广电运通VTM发展的一些里程碑:
2010年,广电运通成功打造世界顶级的金融智能设备专业研究院——广电运通研究院,汇集由博士、硕士及学士组成的金融智能设备研发精英团队,拥有一支逾800人的专业研发队伍,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模式识别领域权威戴汝为担任首席科学家,是目前国内实力最雄厚、最具成长力的金融智能设备研发队伍。随着金融电子行业技术发展的进一步需求,近年广电运通相继成立了“广东省货币识别企业重点实验室”、与国防科大联合成立“金融安全基础技术联合实验室”、与广州地铁共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安全与运维保障国家工程实验室”等,承担国家金融科技创新基地的重任。
广电运通研究院大楼
2014年,广电运通远程视频柜员机(VTM)已成功进入工行、建行等市场,在交行、广发实现批量应用,并新中标广州农商、上海银行、北银消费金融公司等客户。同时,广电运通透露,VTM在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成功实现了上线,为后续海外市场拓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15年5月,由香港渣打银行、广电运通、AVAYA公司合作开发的香港中环网点数码柜位VTM解决方案荣获“亚洲银行家2015年度科技实验奖计划”颁发的“最佳网点自动化项目”奖项。数码柜位可提供多种用户身份鉴别方式,包括银行卡和香港身份证,用户即使在忘记带银行卡的情况下,也可以通过身份证办理业务,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在业务办理过程中,用户只需要通过视频/音频告诉银行柜员需要办理的业务,更多的操作由银柜员来完成,最后,用户只需要签名确认即可。这种业务办理模式,大大减少了用户排队、填单和表单审核的时间,提高了业务办理的效率。据调查显示,以10分为满分,客户给予 VTM 评分为8.8分,其中对速度、方便程度的评分尤高。
2015年11月,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指导下,广电运通带头起草远程视频柜员机(VTM)国家标准,VTM产品以及上下游产业链将得到进一步发展。广电运通表示,通过该标准的制定,将会进一步巩固公司在VTM领域的影响力。
2016年,广电运通助力新加坡星展银行打造首台VTM,将进一步推动新加坡乃至亚洲银行业的智能转型进程。星展银行在2016年被《欧洲货币》 杂志评为“世界最佳数字银行”,此次上线广电运通VTM设备,将借助广电运通的创新网点解决方案加速其网点转型速度。
广电运通智能设备在海外受到客户欢迎
广电运通智能金融安全国家地方联合研究中心
2016年9月,国家发展改革委高技术司发布2016年度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公示名单,广电运通“金融智能终端系统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正式获批。该工程中心由广电运通与国防科大“高可信操作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共同建设,旨在保障国家金融信息安全的同时带动金融产业的转型升级。
据了解,工程中心将依托广电运通位于广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家级)的金融装备产业化基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依据对金融安全产业的发展现状,计划投资1亿元用于该中心建设。该工程中心的发展战略将立足于金融安全领域,重点研究面向金融服务安全可控的操作系统及芯片、智能化人机交互技术,目标是建设成为集研发、设计、试制、测试于一体的工程研究中心。其建设目的是为提高金融安全基础技术研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完善企业自主创新体系,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整个金融安全领域技术的进步与发展。
据广电运通研发人员介绍,工程中心的经营思路是建设和完善面向金融安全领域的工程化研究、试验验证的条件和设施;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培育、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成在金融安全领域有较强研究开发能力的工程研究中心,致力于引领全球货币处理技术发展,保障国家金融信息安全。
近年来,我国政府愈来愈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并将网络和信息化提升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2014年,中国银监会、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部等中央机构联合下发银行业安全技术发展指导性文件,明确提出到2019年安全可控技术在银行业总体达到75%左右的使用率,并就自助设备基于安全可控操作系统的研究提出明确要求。
广电运通“智”安防系统
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智能设备及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广电运通一直致力于金融安全技术的创新发展。自2015年开始,广电运通与国防科大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并与计算机学院成立了“金融安全基础技术联合实验室”,联合国防科大“高可信操作系统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建立了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于一体的金融安全基础技术研究平台,推动我国金融设备的安全可控进程。基于国产操作系统的ATM已于2015年7月正式研制成功并发布,同月于邮政储蓄银行正式上线运行。
广电运通企业方表示,未来,工程中心将围绕面向金融服务的安全操作系统、安全芯片和生物识别身份认证等方面开展基础性研究及成果转化开展工作,建立一个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集科技创新、技术研发、成果集成与转化和凝聚、培养高层次行业创新人才于一体的面向未来智慧银行信息技术研发集成与转化平台,推动我国金融安全技术的创新发展。
项目评论
有一个事情很清楚,随着IT技术在更多行业的应用,智能化将成为一个潮流,银行领域的产品也不例外。
在传统的ATM设备中加上传感器等智能化元素,可以使得产品变得更为智能,这是一个有意思的智能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