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网络化且决策过程变得日益复杂。物流行业面临着巨大挑战:香蕉来自委内瑞拉,运动鞋来自中国,自然资源来自中东。增值链的全球化要求所有利益相关者的密切合作。迪拜的集装箱要运去哪里?新的收藏品什么时候交货?库存中是否有足够的数量?在未来,新的协调形式将引导货物流动,并为我们回答所有这些问题。
在物流中,时间和成本的节约十分关键。平稳运行,可预测的程序和等待时间的减少是所有物流流程中的最重要的目标。该程序的需求正在增长,同时也需要更大的灵活性。一切都必须在最短时间内进行,全球交付仍将准时到达。
因为贸易的全球化,货物流量不断增长,物流服务提供商和供应商的无缝整合流程是十分必要的。协调货物流动是一个真正的挑战,到目前为止只有通过应用复杂的算法和计算来应对。货物的流通能够通过中央控制系统进行协调。德国物流行业目前面临的一大挑战在于:如何建立一个能够融合各企业的物料流和信息流的跨企业数据平台,而且这个平台应该要易于设置。
德国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所在smaRTI项目中,与德国邮政等合作伙伴开发出一个跨行业和供应链的智能材料流方案Databirds®。根据嵌入在“物联网”中的开发方法,这个项目中的目标是通过物流网络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AutoID技术和IT服务的标准化开发架构极大地简化了项目的了实施。这些智能物流运营商几乎自动找到他们的目标,还能够通过使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本地化技术和条形码,在瓶颈情况下选择替代路线。与此同时,非接触式读取出货信息,保证了物流过程的透明度。一方面来说,该项目的结果旨在提供物流概念,用于塑造流程、技术、标准和软件以识别、定位和控制负载运营商;而另一方面,通过独立的平台模块,来简化未来的装置。该架构模型旨在支持将新一代负载运营商集成到现有仓库技术中。在硬件层面,正在开发的新的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的转发装置,首次使用超高频和高频技术,这个特点使得我们需要空气、公路、铁路和大海等四个主要运输途径。我们正在研究具有智能可重复使用负载承载器的综合多模式概念,用以优化整个供应链。该项概念技术拥有世界范围内的兼容性和可用性。
smaRTI项目使智能物料流的实现成为了可能,在这种智能物料流中,货物可以自主通过遍布全球的物流网来进行定位。这是通过彼此之间以及与环境之间的通信和交互来实现的。标准化识别机制的使用提高了供应链的透明度,并改善了企业之间数据的交流。通过工业4.0思想在物流业中的实施,smaRTI项目实现了一种智能物料流,在这种智能物料流中,货物可以自主通过遍布全球的物流网来进行定位。
由smaRTI中衍生出的Databirds®云平台解决方案为客户提供了一款以云技术为基础的、易于设置的系统,用于对货物运输工具或是其他可准确识别的对象进行定位和追踪。Databirds®解决方案建立在GS1的EPCIS标准的基础之上,并由此实现了跨企业供应链透明度的最大化。此外,带有直观的网络操作页面的Databirds®系统也具有高度的可设置性和灵活性。其过程可以进行单独建模,并与对象运动的信息流进行连接。此外,该系统还能计算出重要的参数,以提供供应链中工艺流程的有关情况。
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所成立于1981年,是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下属的研究所,其致力于解决关于整体物流的所有问题。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所的研究范围包括:材料处理、仓库管理、供应链管理、仿真支持业务、系统规划、交通系统、闭环经济、物流资源、构建物流和电子商务等,并能够为客户提供跨行业领域的解决方案。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所还为多个物联网研究中心担任总协调员。如果有必要,弗劳恩霍夫物流研究所可以立刻调用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下属的67个研究所的24000名员工。
关于电子产品代码信息服务(EPCIS)
GS1 (Globe standard 1)是1973年由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建立的组织,该系统拥有全球跨行业的产品、运输单元、资产、位置和服务的标识标准体系和信息交换标准体系,使产品在全世界都能够被扫描和识读 。
在计算机科学中,电子产品代码信息服务(EPCIS)是一种全球化的GS1标准,用于在企业内部和跨企业创建和共享可见性事件数据,以使用户能够在相关业务环境中获得物理或数字对象的共享视图。在电子产品代码信息服务中的“对象”,通常是指在涉及一个或多个组织的整个业务过程中的商业步骤中处理的物理对象。这样的物理对象包括交易项目(产品)、物流单位、可回收资产、固定资产和物理文档等。“对象”还可以指参与可比较的业务过程步骤的数字对象。这种数字对象包括数字贸易项目(音乐下载、电子书等)、数字文档(电子优惠券等)等。
在最初的设想中,电子产品代码信息服务标准能够更广泛的应用,比如通过共享关于物理或数字对象的详细信息来加强贸易伙伴之间的协作。电子产品代码信息服务的名称反映了它是由电子产品代码(EPC)开发而起源的。然而,电子产品代码信息服务不需要使用电子产品代码,也不需要无线射频技术来识别数据载体。并且电子产品代码信息服务1.1版本甚至不需要实例级别的标识(电子产品代码最初设计的)。电子产品代码信息服务标准适用于要捕获和共享可见性事件数据的所有情况,而它名称中存在电子产品代码仅具有历史意义。
项目评论
这个物流数据平台最大的发展障碍是在商业上。平台方很难说服所有企业去采用他们的标准和他们的平台来操作,如果放到国际贸易的高度,更是困难重重。
大数据的概念,在德国似乎谈的并不多,但有趣的是,在德国擅长的物流领域,德国企业的确在行动,这个工业4.0案例就是一个明显的启示,对于中国来讲,也有不少企业在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可行性很高,剩下的只是成本问题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