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加速数字孪生体产业发展,工业4.0研究院依托翼络数字建设了“D加速器”(Disruptive Accelerator),打造数字孪生体新赛道。
工业4.0研究院设立“D加速器”,通过跟投资基金合作,抢占数字孪生体产业的无人区。跟传统的创业加速器或孵化器相比,D加速器明确定位“颠覆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针对数字孪生体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构建行业竞争壁垒。
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D加速器”瞄准顶级标准持续推进,采取降维策略,从满足市场上较低标准的需求入手,在数字孪生体行业逐步建立核心竞争力。
我国工业软件既不大,也不强,在工业仿真软件领域,基本上没有任何存在感,举眼望去,尽为国外仿真软件巨头占据主导地位。
工业4.0研究院分析,工业软件跟工程应用息息相关,同时需要科学家建立理论体系,而且这些市场的规模往往不大,这使得新进入者既无利可图,也难以建立正常的商业模式。
如果考虑到数字孪生体领域的应用,仿真产业将获得新生,利用全球已有的开源项目,工业4.0研究院牵头发布了openCAE开源项目,计划花费10年时间,为工业仿真赛道积蓄力量。
数字孪生体连接派的核心技术是物联网,同时也被称之为工业互联网,如果不涉及到对采集数据的对象进行控制需求,那么通常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包括获得授权、破解等)采集到数据。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比较发达,甚至处于过剩的境况,90%以上的工业互联网企业采用开源软件快速搭建平台,缺少关键技术研发能力。
工业4.0研究院发现,目前进入数字孪生体领域的IT或互联网公司,大都选择数据子赛道,通过它们擅长的数据可视化技术,它们很容易就可以宣称拥有数字孪生体技术。数据可视化只是数字孪生体的简单应用,距离真正意义上的数字孪生体还有一段距离,这需要开展更多研发。
胡权在《数字孪生体》一书中,对特斯拉生产系统(TPS,Tesla ProductionSystem)做了分析,指出特斯拉从NASA和美国国防部等处引入数字孪生体技术相关的人才,为使用数字孪生体技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从数字孪生制造和数字孪生汽车两个维度入手,特斯拉瞄准个性化电动汽车的终极目标,充分发挥了数字孪生体开放架构和持续改善的优点。
针对汽车这个先导性行业,数字孪生体技术将发挥重要作用,通过“D加速器”相关工作的开展,将加快中国汽车行业的发展速度。
《数字孪生体报告(2021)》第四部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