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8日,日本丰田汽车(Toyota Motor)发布了首份详细的战略大纲,称计划在下一个10年初期在全球推出超过10款电动汽车。这是在电动车落后于竞争对手的Toyota最激进的战略,《华尔街日报》称Toyota是想弯道超车。
Toyota执行副总裁寺师茂树(Shigeki Terashi)称,该计划要求到2030年在电动车研发中投资133亿美元,其中半数或更多资金将用于动力电池的研发,但目前Toyota严重依赖与电池制造商Panasonic的合作,Panasonic也为电动车先驱Tesla供货。
据媒体报道,Toyota和Panasonic也准备在日本建立一家合资企业,为Toyota和其他制造商的汽车生产电池,因为电动车产量急剧上升将带来大量需求。
全球大型车企的电动化战略(来自日经中文网)
Toyota和Panasonic明确表示要加大动力电池方面的研发及生产合作,目前已经有一家专为Prius混合动力汽车生产电池的合资企业。按照计划,Toyota在2030年将每年销售550万辆电动车,其中450万辆是混合动力汽车,而100万辆是100%电动车或燃料电池汽车。
根据Toyota内部的规划,由于中国在推动电动车方面热情比较大,因此,Toyota将在中国首先销售100%的电动车,随后才会在日本、印度、美国和欧洲推出。
工业4.0头条发现,与德国大众等汽车公司相比,Toyota的电动车销售目标比较小,因为德国大众汽车前一段时间宣布要在2025年销售300万辆100%的电动车,Toyota到2030年也不过是100万辆,两者的激进程度自然不同。
由于中国是全球汽车厂商最重要的市场之一,中国正在推进国家级的电动车发展战略,国外汽车厂商随之进行战略调整,也在情理之中。但对于以打造制造强国为目标的中国制造2025来讲,如何应对国外装备制造企业乘机提高销量的搭便车行为,也是一个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