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悦 2021-12-28发布 阅读:1033次 ⋅ 工业4.0研究院  年度报告  数字孪生体报告   ⋅

在发改高技(2020) 552号文件中,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联合提出了支持建设“数字化转型开源社区”,这为数字孪生体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

自2013年成立以来,工业4.0研究院基于开源项目开展研究工作。在2014年学习研究信息物理系统的时候,主要参考美国伯克利大学的CPS-VO开源项目;2015年在研发工业操作系统的时候,主要参考了德国IEC 61131-3,IEC 61499相关开源项目;2016年开始研究数字孪生体,启动了IOT3000开源项目。

作为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开源软件经过20年的发展,形成了完善的产业,并进入到并购重组的阶段,IBM和微软分别收购红帽和GitHub即为证据。

美国国防部积极推动开源软件应用,早在2003年,国防研究机构MITRE就发布了《美国国防部开源软件的使用》报告,深入探讨了开源软件的价值。

通过开源社区的建设,美国国防部从中获益匪浅,为此,它发布法令,要求国防采购中需满足20%以上的软件采用开源项目方式。为了让产业界从中获益,它还专门开办了一个开源软件网站(2017年),把一些不涉密的软件公开给行业人士,让大家共同建设国防开源社区。

美国国防部的实践证明,开源软件不意味着要放弃安全,可以在严格开源软件的管理基础上,形成一套软件技术创新的体系,释放专业人员的创新活力。通过开源软件战略的推进,美国国防部创造了不少新产业,包括无人驾驶(DARPA的挑战赛)、数字孪生体和人工智能等。

2007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发布《认识基础设施:动力机制、冲突和设计》中,集中谈到了开源软件,并认为这是一种“新型基础设施”。美国经过10年时间的开源革命,认识到开源软件是改变传统“大型技术系统”(LTS,Large Technical Systems)集中建设模式的颠覆性技术,这将给美国数字经济发展带来活力。

工业4.0研究院在2015年开始研究这个议题,提出了“开源数字基础设施”(ODI,Open Digital Infrastructure)的认识。在《数字孪生体》一书中,胡权指出,开源软件是基础设施发展的一种模式,中国在推进新基建的时候,应加大力度打造“开源数字基础设施”。

开源软件本质上是一种颠覆性创新,因为它跟传统的专有软件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技术曲线,依靠大众创新,开源软件技术曲线相比要陡峭。

数字孪生体是新的技术领域,不少CAD、BIM等技术厂商把自己包装成相关企业的同时,也启动了数字孪生体开源项目,以吸纳广大开发者的智慧,推进以自己为主的创新生态。颠覆性创新不是新企业专有的机会,大型技术企业保持良好心态,主动为开发社区奉献代码,长期将获得颠覆性创新的红利,实现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转型升级。

经过两年时间的发展,数字孪生体联盟明确“以数字孪生体开源社区为基础,标准体系、人才培养和行业应用三大支柱的数字孪生体2020+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数字孪生体联盟将在已有标准体系、人才培养基础上,加强行业应用的落地应用,切实推进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工作。


《数字孪生体报告(2021)》第三部分: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