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领先的汽车制造商在防撞系统、车内Wi-Fi和自动驾驶技术的研发上投入巨资,他们掌握的专利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专利战似乎一触即发。但是汽车行业巨头并不希望像硅谷的互联网巨头那样,为长时间的专利诉讼耗费数亿万美元。
因此,它们决定联合起来,使出三招避免大量的专利诉讼:第一招,合作申请或共享技术专利;第二招,利用非专利的软件;第三招,直接购买可能会引发诉讼的专利。
汽车巨头都趋向于采用非正式法律途径的手段解决专利问题。一个方法是和其他公司合作实现技术共享。硅谷的公司已创建了多个团体,致力于帮助汽车制造商减少专利法律诉讼。
福特、本田、特斯拉和德国大众汽车公司都是LOT Network的成员,LOT Network是一个非盈利联盟,加入的公司都承诺,会自己专利分享给其他成员。而戴姆勒、福特和丰田又是另一类似组织Unified Patents的成员。福特是RPX Corp.的成员之一,RPX Corp.是一项风险管理服务,会购买专利并对已经发布的专利提出挑战。
上周,宝马签署了新的许可协议,同意按每辆车支付一定费用的方式,来获得来自高通、爱立信、索尼和其他八家公司的和无线工业标准相关的“专利池”。
美国专利池运营团体Avanci LLC主席Kasim Alfalahi说道:“汽车制造商并不愿意每天都要面临诉讼。”Alfalahi在成立Avanci之前是爱立信高级知识产权顾问。他指出,为工业标准技术的使用制定合适的版税让技术公司陷入了全球性的斗争,最出名的苹果公司和高通的三方搏斗,针对高通从每部iPhone中应该支付的额专利费用。汽车制造商在观望斗争,并明白到其中很多都和定价与期望相关。
汽车制造商削减成本的另一种方法是使用非专利的技术。Open Invention Network已经和通用汽车和戴姆勒合作,提供它们免费的渠道建立独立的车内应用来监视交通专利,有助于汽车避免碰撞或者像计算机或者手机那样执行其他功能。Open Invention Network曾购买并交叉许可开放性的Linux操作系统的专利。
虽然汽车行业正积极采取措施,但并没能完全规避诉讼。就以自动驾驶车辆为例,全球都有在做自动驾驶研究的公司,希望能够引发一场大的变革。这无疑催生了一场严峻的战争,谷歌 Waymo就声称Uber窃取了激光雷达的商业秘密。
Global Prior Art的创始人、负责研究专利有效性的Bruce Rubinger表示,硅谷的科技公司很大一部分的法律诉讼都是互联网泡沫的产物,互联网巨头从很多破产的互联网公司获取专利,并凭借这些专利向仍然在经营的公司提出收取授权费。德尔福汽车(Delphi Automotive)担心同样的事情会发生在没有在自动驾驶汽车市场中未能取得成功的公司。
汽车行业相对缓慢的创新节奏帮助避免了一些法律问题。在科技行业,每18个月都会推出新产品,但是在汽车行业,一项新的功能从设计阶段到展示阶段却要花上四年甚至更多时间。
Unified Patents的联合创始人Shawn Ambwani说道:“智能手机部件可以随意外包,但汽车部件不能,从这个角度来说汽车制造商是不同的。能进入市场中的竞争者非常少,市场份额不会每过五年发生剧变。”
根据知识产权所有者协会(Intellectual Property Owners Association)的数据,2016年丰田和福特都进入了美国专利申请数量前21强当中,当年专利申请数量分别为1540项和1530项,让两家企业在专利数量上得以与苹果公司、高通公司和谷歌并驾齐驱。
丰田最近的专利能够让车辆保持在合适的车道中,并且正确地对交通信号做出反应;福特的专利包括可以收集其他车辆和系统的数据的传感器,可以通过驾驶中司机的表情或者表述分析顾客满意度的系统。
*图文编译自国外媒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