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花 2021-12-18发布 阅读:292次 ⋅ 智能军队   ⋅

《智能军队》是一本对当今世界,尤其是对第二、第三世界国家军队发展战略颇具远见的著作。它所提出的“智能化”这一军队发展的根本战略,是未来任何一支军队建设的必由之路。

远古时期,人类社会原始争斗的出现,萌发了军队的雏型。如果可以把它称作军队的话,这时的军队当既是开拓者又是捍卫者的同一体。如果这样, 军队的出现应上溯到一万年前的氏族时代。

随着人们私有观念的增强和阶级社会的形成, 军队才逐渐变成了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这段历史距今只有五千年左右。自那时迄今,形形色色的武装力量犹如人类历史文明长河中的波涛,伴随着每个历史时期战争风云的起落变幻,既不断完善着自身的建设,又强有力地推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半个世纪以来,随着战争的需要,又是由武装集团总结和发展了运筹学,发明了电子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科学,并运用系统工程的科学方法开始揭示人类思维的奥秘。现代军队所拥有的武力,是能把人类送上宇宙空间,能使生命重新复制,能将人的思维过程模拟出来的当代最尖端科学技术的代表。在这些科学技术的基础之上,新的人类社会文明的大厦正从我们这个星球上建立起来。

但遗憾的是,至今人们对军人的思维活动及其在军队神经系统中的控制机制还了解甚少,军队被某些人视作缺乏科学头脑的一群武夫,集当代综合科学之精华的军队建设学被排斥于人类现代科学的殿堂之外,人为地造成军事理论与军事技术在国防建设中分道扬镳。这不仅是军事科学发展的悲剧,而且是整个人类科学体系的不足。

本书作者正是基于以上考虑,对系统工程学、 控制论、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以及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科学的思考,并通过部队作战训练的实践,将上述学科的综合知识加以升华,对军队建设的历史及其未来发展的规律进行了解剖,从新的观察角度提出了一些不同凡响的见解。

第一,军队的控制系统可以自下而上地划分为执行层、控制层和中枢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与武器的功能分界线从执行层开始,上升到控制层,进而上升至中枢层。人的作用随之由体力支付为主、技艺支付为主转为智力支付为主。相应地,军队发展亦由体能模式、技能模式过渡到智能模式。这三个历史阶段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阶段一致:农业时代的体能军队;工业时代的技能军队;而今天的所谓信息革命,正在将军队推向智能化的未来。

第二,随着军队的智能化进程,战争价值观由兵力兵器数量第一转向信息第一,智能较量成了军事斗争的主要内容,战争胜负的两大要素——人与武器相互割裂的认识方法正在过时。智能武器的出现,实质上是在人与武器之间建立了思维联动系统。通过这一系统,军人的智力可以转化为能量形式释放,使军队获得空前的作战能力。由于这种思维联动系统的建立,军人的思维活动将可以度量, 成为评价军队智能作战水平的主要量化标志之一。 在此基础上,以往的机械化合成军将发展为思维联 动的科学智能合成军,其成员将演化为众多的白领人员、较少的蓝领人员和大批的“钢领”成份。为了夺取战争胜利,他们将共同参与战术突然性和技 术突然性的制造,并使二者紧密结合起来。战争准备的主要内容,将是以软件为主的智能战备。这些都将与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因素相联系,成为发展中国家的军队赶超发达国家军队的新的机会。

第三,对于军队的现代化建设而言,以智能化为努力方向,是在经济底子薄弱的条件下克服金钱障碍的一个突破口。我国几千年积累的丰富军事思想遗产,我军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深入人心, 我国科学技术创造的巨大潜力,好比我们优厚的智能矿藏。我国正在高速发展的计算机工业及其科学技术,将使我军得到雄厚的计算机战略资源。我国教育事业的可喜前景,将为我军提供大批智能建设人才。我国工业革命与信息革命同时展开,将使我军建设经历一次螺旋发展中的跃升。

第四,为了做好进入二十一世纪的准备,我们需要定下技能化与智能化两个台阶一起跨越的决心。军人应以当仁不让的姿态组织和领导这场军事领域内的技术革命,跨越智能化武器装备与人的传统观念之间的“代沟”,要把执行质的军队体制逐渐改造为研究创造质体制,将军事、技术分离体的结构变为军事、技术联合体的结构,实现管理回路的闭合,树立开创型的军人理想,实行教育训练的跃迁式提高,注重知识储备,强调智能价值的资金投入,寻求开放型的发展途径。这一切,将有可能使军队改变两个形象:一是军队的武器不仅有杀人的功能,还将具有造福于人类的功能;二是军队将由社会消耗部门走向社会产业部门,这将真正实现军民兼容的国防,也将是若干若干个世纪之后军队的最终归宿。

第五,实现军队智能化的前提,是思想方法的革命。要克服实证思维、封闭思维、钝守思维等落 后思维定勢的影响,打破单纯专业思维的束缚,跳出思维怪圈,提倡跨领域思维,强调战略部门的思想解放。军队发展的历史证明,科学技术是永恒的。 将人类一切最新科学知识应用于无产阶级军队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军队学说的精髄。

当代科学技术在迅猛地向前发展。世界各国都在争先恐后地将最新科学创造成果荟萃于军队建设中来。西方世界所宣扬的星球大战计划,尽管在某些方面带有炫赫武力、威慑他人的成分,但并非全是遥远的神话。一朝人们醒来,突然发现星球大战时代已经来临,传统的机械化建军理论和军队行动模式,就将如冰雪见到阳光一样地呈现“脆性瓦解”。假如我们对此缺乏高度的危机感,那就有可能被时代的激流宣判为落伍者。

愿我们新一代军人和他们的后来者,从这本著述中汲取营养,成为明天智能军队的中坚!


武国卿

1986年12月于武昌


武国卿

少将军衔。曾任武汉军区作战部部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原战争战略研究部副部长、战役战术部部长,中国军事未来研究会秘书长,中国国际战略学会特约研究员。著有《中国战争史》八卷;参加了《中国军事百科全书》《中国战争通鉴》《中国战争画卷》《军事辞海》《辞海》《中国古代战争一百例》《军用主题词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语》等书的编撰、修订工作。(2019年注)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