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22年10月16日,工业4.0研究院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发布了《数字孪生国防白皮书(2022)》,分析了贯穿战场与装备的数字孪生靶场技术生态。本文对应白皮书2.2的内容。
在未来多域作战的战场环境下,作战人员和传感器都能收集数据,并及时把这些数据分享出去,从这些数据中获得的作战信息,将触发指挥人员或自动的决策。各国军事部门正在研发“杀伤网”,这是由传统杀伤链演进而来,它具有数据驱动的特点,能够根据战场态势自动寻优决策,尽量做到不放过任何作战机会。
杀伤网的出现,有效推动JADC2等多域作战模式出现,但对于装备研发和作战试验鉴定的人员来讲,它带来了跟过去不同的挑战。传统的作战试验鉴定往往针对某种确定的武器装备,即便针对有限的试验场景,约束条件也比较多,测试起来相对比较容易。
表 2 杀伤链和杀伤网的对比
对比项 | 杀伤链 | 杀伤网 |
提出者 | 未知 | DARPA |
定义 | 杀伤链一词是一个军事概念,用于确定攻击的结构 | 为任务指挥官提供决策帮助,帮助他们快速识别和选择在组织边界内和跨组织边界分配任务和重新分配任务的选项 |
过程 |
|
|
模型 | F2T2EA(查找、修复、跟踪、瞄准、参与和评估) | 自适应跨域杀伤网 |
挑战 | 实施比较复杂 | 对执行目标攻击任务的部队分配任务以及重新分配任务的自动决策机制设计有不确定性 |
美国国防部作战试验鉴定办公室主任已经认识到杀伤网测试的挑战,单点的作战试验无法满足未来作战的需要,而且会给指挥人员带来一些误解,认为武器装备及作战部队已经达到克敌制胜的水平,这对打赢未来战争是非常不利的。
图 3杀伤网的试验鉴定示意图
工业4.0研究院认为,解决杀伤网测试的挑战,仍然要从新一代数字技术中寻找答案。
数字孪生体是物理世界和数字空间交互的技术,它能够有效逼近真实的战场环境、武器装备和作战人员的情况,为模拟杀伤网的运行机制和效能评估提供基础条件,美军建立了基于数字孪生靶场的杀伤网作战试验鉴定体系,希望在2035年前能够在所有靶场实现。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