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东东 2018-11-03发布 阅读:858次 ⋅ 数字化   ⋅

2018年8月24日,来源:重庆日报

当今世界,数字经济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

在8月23日举行的数字经济百人会上,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秘书长、中国电子学会研究咨询中心主任李颋代表中国数字经济百人会发布了《全球数字经济十大发展趋势》。

趋势一: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

研究成果显示,当前,人、机、物逐步交互融合,与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相关的各项活动已启动全面数字化进程,呈现出从被动到主动、从碎片到连续、从单一分离到综合协同的三大转变。

数据已成为与资本和土地相并列的关键生产要素,被不断地分析、挖掘、加工和运用,价值持续得到提升、叠加和倍增,有效促进全要素生产率优化提升。

趋势二: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是首要战略任务

下一阶段,各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数字经济相关战略会陆续深入实施,普遍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先进制造业,积极推进从生产要素到创新体系、从业态结构到组织形态、从发展理念到商业模式的全方位变革突破,持续催生个性化定制、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服务型制造等新模式、新业态,推动形成数字与实体深度交融、物质与信息耦合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

  趋势三:平台化、共享化引领经济发展新特征、新趋势

企业之间的竞争重心正从技术竞争、产品竞争、供应链竞争逐步演进为平台化的生态体系竞争,一批用户基数庞大、技术积累丰富、资金实力雄厚的行业领军企业已率先启动,通过提供开源系统、营造开放环境、促进跨界融合、变革组织架构、重塑商业模式、孵化创新团队等多种方式,持续构建完善资源集聚、合作共赢的生态格局。

趋势四:全球创新体系以开放协同为导向加快重塑

创新仍是推动经济数字化发展的源动力,但创新主体、机制、流程和模式却发生重大变革,不再受到既定的组织边界束缚。

资源运作方式和成果转化方式更多地依托互联网展开,跨地域、多元化、高效率的众筹、众包、众创、众智平台不断涌现,凸显出全球开放、高度协同的创新特质,支撑构造以数据增值为核心竞争力的数字经济生态系统。

趋势五:基础设施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

万物互联和人、机、物共融将会成为网络架构的基本形态,各国信息基础设施的规划与部署都面临着扩域增量、共享协作、智能升级的迫切需求。

同时,电网、水利、公路、铁路、港口等传统基础设施也正在逐步开展与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向着智能电网、智能水务、智能交通、智能港口转型升级。

趋势六:国家和地区的核心竞争力延伸至信息空间

国家和地区之间竞争和博弈的重心,逐步从土地、人力、机器的数量质量转移至数字化发展水平,从物理空间延展到信息空间,并将很快呈现出以信息空间的竞争和博弈为主导与引领的格局。

掌握信息空间核心竞争优势的国家和地区,将在新一轮国际分工中抢先占据价值链制高点。

趋势七:数字技能和素养推动消费者能力升级

消费者所具有的对数字化资源的获取、理解、处理和利用能力,将成为影响数字消费增长速率和水平的重要因素,直接关系到数字经济的整体发展质量与效益。

全球各主要发达国家将会越来越重视对公民数字素养的挖潜和培养,并上升到构建国家新兴战略竞争力的高度,作为推动数字消费、扩大内需市场、强化内生动能的重要举措。

趋势八:社会福利水平依托数字化手段得到有效改善

推动教育、医疗、慈善等公共事业的便捷化、普惠化、均等化,是数字经济在创新变革生产方式、促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之外的关键着力点和突破口。

未来,多种类型、多个领域的网络化、智能化的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将被搭建;互联网远程诊疗将成为高频次、低门槛、易得可选的常规医疗方式,并引入人工智能助手提升诊疗精准度;区块链技术将在慈善资金募集和捐赠过程中得到大规模应用。

趋势九: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同步启动规划、建设和管理

随着信息基础设施的规模扩张、功能升级和网络构建,全球一批创新能力较为突出、具备主动“比特化”条件的现代化城市,将率先尝试数字城市与现实城市的同步规划,并逐渐上升为两者的同步建设和同步管理。

为匹配真正海量数据的采取、传输、存储和计算,专门用于数字城市运行管理决策的系统级平台,将得到持续的开发与完善,并逐渐形成可推广复制的标准体系。

趋势十:社会治理体系的数字化程度持续提升

网络化的架构和理念已在政府事务领域得到深度融合应用,未来将在进一步优化事务流程的同时,重点提升政务服务的便捷性和政府的综合服务能力。

构建统一、共享的开放数据平台已成全球趋势,未来将实现跨层级、跨区域、跨行业的协同管理和服务,为精准化、高效化的社会治理提供决策支持,逐步形成共策共商共治的良好生态。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