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主要介绍德国工业4.0最近动向,特别参考了德国弗劳恩霍夫Olaf Sauer撰写的《数字孪生体:德国工业4.0的关键技术》,以及德国EPLAN的数字孪生体白皮书。
德国弗劳恩霍夫是工业4.0工作组的重要成员,随着美国聚焦数字孪生体研发,德国开始顺应全球科技演进主流,由信息物理系统转向数字孪生体。弗劳恩霍夫Olaf Sauer在2018年撰写的文章中指出,“数字孪生体将成为未来几年一个主要研究课题”。
对德国工业4.0平台工作组熟悉的行业人士清楚,Olaf Sauer作为弗劳恩霍夫的工业4.0专家,一直比较活跃。这次在《数字孪生体:德国工业4.0的关键技术》一文中,把数字孪生体摆在工业4.0主攻方向的地位,实属首次。
Olaf Sauer指出,工业4.0工作组正在资产管理壳(AAS,Assets Administration Shell)或工业4.0组件(I4.0 Components)的背景下讨论数字孪生体,数字孪生体不是单个对象或单一的数据模型,而是包括数字化展示、功能性、模型、接口等诸多不同的方面。
德国工业4.0平台发布的资产管理壳报告(2019年3月27日)
目前,数字孪生体是一项新兴技术,正在多个领域进行讨论。这个概念基于使用数字工具对资产及其所有几何数据、运动学功能和逻辑行为进行建模。数字孪生体直接指向物理资产,并允许被模拟、控制和改进。
不仅如此,Olaf Sauer针对数字孪生体的广泛应用场景,列举了七个方面的情况:
德国EPLAN发布《数字孪生体白皮书》中的图片
数字孪生体对于工业4.0和制造业的数字化是必不可少的。它们的内容在其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以及从工程实施到售后服务的不同类型的平台和工具中,都是关键。
据工业4.0研究院观察,德国部分数字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在过去几年时间,不断吸纳数字孪生技术带来的机遇,为工业4.0的数字孪生化提供了鲜活的案例,展现了优化产品和流程全周期的能力。
案例一:WAGO
自动化供应商WAGO开发了一种称为DIMA(模块化设备分散智能)的方法,允许来自不同供应商的模块集成到最终生产系统中。
其核心是模块类型包(Module Type Package, MTP),一种模块的自我描述。MTP可以通过接口访问,它包含通信参数、模块向整个生产系统提供的功能性生产服务,以及生产监控系统的信息。
案例二:FESTO
来自FESTO公司的组件可用AutomationML模型来描述,包括了几何学、运动学和软件。它们还引用了EPLAN公司的电气原理图服务,这是FESTO为EPLAN Electric P8, V2构建的设备宏数据包。
这些组件还会存储来自应用程序以及运行当中的数据,根据CODESYS V3中的VDMA 24582预处理数据,并将这些信息传输到云上。
案例三:HOMAG
每台用于生产木质工件的HOMAG机器都有自己的资产管理壳,包括专有的XML描述和OPC UA通信。HOMAG提供与设备相关的服务,例如诊断系统woodScout。这包括了来自Tapio云的连接器以及集成的设备文档,该连接器由HOMAG所有,基于微软Azure架设。
HOMAG的客户Nobilia是厨房家具生产商,使用了HOMAG的数字孪生体面向客户演示了一个虚拟的小批量定制生产系统。
在《数字孪生体:德国工业4.0的关键技术》一文最后,Olaf Sauer总结道,
“这些初始案例清楚地表明,数字孪生体的应用将非常具体化,并且始终是用例所独有的。然而,数字孪生体技术还需要做到,能够根据特定描述,简易地集成不同部件的数字孪生体模型。”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