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8日,美军在在夏威夷檀香山举行了AFCEA TechNet印太会议,专门讨论了“联合火力网络”(JFN,Joint Fires Network)的问题,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对此进行了跟踪分析。
近期,美国太空发展署(SDA)宣布,已经成功使用Link 16信号将其低地球轨道(LEO)卫星连接到地面无线电。这是在没有引入新的数据链的情况下实现的,意味着美军及盟军可以使用传统的Link 16数据通信。
联合火力网络是JADC2的重要一步,它力图将传感器和整个军队的火力连接起来,实现美军所谓“联合作战概念”(JWC 3.0),这一点在《联合作战白皮书》中已经有一定的分析。
简单讲,联合火力网络是一种分布式杀伤链,这是迈向真正的分布式作战关键一环,只是实现指挥控制的分布式分发,不能真正杀伤敌方的各种军事力量,则谈不上分布式作战的成功。
早在8月,印太司令部J81透露,联合火力网络原型0.5版本将在12月准备就绪,1.0版本将在2024年夏天部署,预计拥有六个节点。
这些部署的试验网络原型,在完成试验后投入使用,留给进行实验的单位。
在AFCEA举办的联合火力网络研讨会上,印太司令部负责人解释了新的军事卫星系统对联合火力网络带宽问题的价值,强调随着新型卫星互联网的部署,网络带宽不是问题。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听今天同步发布的会议音频(在数字孪生战场公众号上)。
印太司令部提出,卫星通信只是联合火力网络使用的一种通道,还可以有光纤、5G等各种通信手段,因为这是一种分布式通信网络,能够自由的疏通和利用各种通信通道,从而实现分布式火力管理。
美军太空发展署此次试验,验证了联合作战概念模型是可行的。
配备Link 16的无线电视界范围为200-300海里,利用太空力量,可以使Link 16近实时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超视距的通信,因此能够向部署在美国五眼联盟之一的领土内的空军第46测试中队提供的地面无线电广播信息。
据太空发展署公开的信息,11月21日至27日举行的演示使用了约克航天系统开发的三颗卫星,作为数据中继卫星运输层(称为Tranche 0)的第一组实验的一部分。
如果实现太空发展署雄心勃勃的计划,它将到2028年底部署约400颗传输层卫星,每两年开发和发射一次新的变体。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Link 16数据测试是在海外进行的,因为太空发展署还受制于FAA的频谱使用管制问题,这使得Link 16无法再美国本土使用。
Link 16使用960-1215 MHz频段,FAA监督的民用无线电导航系统也是如此。
根据与FAA几十年的协议,美国国防部必须确保使用Link 16的所有无线电设备都经过测试和认证,符合频率干扰标准,但美国国防部一直缺乏明确态度,太空发展署的新型天基Link 16终端只好处于等待中。
随着传输层的下一次迭代126颗卫星上天,将确保至少有两颗卫星90%的时间处于地平线上,加上军用Link 16接收器大多数是全向的,因此,它们不需要直接指向信号源进行连接。
从技术上将,卫星Link 16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例如,使用AN/PRC-161手持系统,能够与近距离空中支援的飞机上使用的手持接收器进行连接,这将大大提高战术数据的通信能力。
2019年,美国空军向Viasat公司授予了9300万美元的合同,为特种作战部队和远征不对生产接收器,这项工作将于今年底完成。
希望深入了解Link 16相关情况的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人员,建议阅读《战术数据链》一书(单位图书馆可以借阅),该书对Link 16和战术数据链的原理和应用情况做了系统全面的介绍。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