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为中央财经大学欧阳日辉教授在天津社科院2020年11月21日举办的“第二届‘智能社会’高峰论坛”上的发言,经作者本人整理后,发布在数字经济学家论坛。
尊敬的靳方华院长、龚克主席、陈光金所长,
各位专家:上午好!
1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向“2020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致贺信。习总书记指出,5G与工业互联网的融合将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为疫情阴霾笼罩下的世界经济创造新的发展机遇。
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主题是:5G改变社会:机制与路径。
我们回顾一下历史,新的信息技术催生了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2G是1991年开始商用的,中国是1994年开始使用,1992年有了短信,2003年有了QQ,2004年有了支付宝。2009年是我国的3G元年,3G商用以后出现了智能手机、移动电子商务、微博、美团、微信等。2014年是中国4G商用元年,4G使用之后有了直播、外卖、共享经济、零工经济、新零售、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共享员工、远程办公、“宅经济”等新业态。
1G—5G的发展历程中,中国移动通信行业从1G落后、2G追随,到3G突破、4G同步,5G时代中国或将引领时代潮流。
4G改变生活,我们已经有了切身体会;5G改变社会,大家都在讨论。社会是一个人际关系和物质基础及信息技术或近或远、或稠密稀疏、或多或少的一个集成,由人与环境形成的关系总和。我的思考是:5G能否改变社会?5G改变社会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5G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社会?
第一个问题,5G能否改变社会?
当今社会流行“站在未来看现在”的思维方式,立足未来,谋划当前。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态,那么数字经济是怎么样一个社会呢?或者说,中国的未来是一个什么情景?可以用三个词概括: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智能产业。未来是信息高速公路条件下的原始社会,万物互联,智能无处不在。
数字经济由数字化产品、数字化服务、数字技术融合和产品数字化组成,数字经济社会具备五个特征:智能化产品、协作化生产、专属化服务、网络化交易、持续化创新,法律法规及政府治理、标准规范及创新体系保障了数字经济社会的正常运转。
数字经济社会与工业经济社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首先是基础设施不一样了。工业经济的基础设施是铁路、公路、机场、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有哪些? 原来的工业经济的铁公基基础设施会进行数字化改造,云、网、端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5G、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也是新型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的基础设施还包括电子合同、电子发票、电子签名、时间戳等基础信息设施,这方面也要引起重视。
5G是数字经济的重要基础设施。所以,5G对一个国家的发展非常重要,是国家战略的先导领域。三年以前,中国移动提出“4G改变生活,5G改变社会”,今天我们可以说“5G改变社会,5G创造未来”。
第二个问题,5G改变社会的机制和路径是什么?
5G如何改变社会?2017年,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提出,5G技术的商用化,将通过投资、消费和国际化三个路径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激发各领域加大数字化投资,挖掘消费潜力扩大消费总量,拓展ICT产品国际市场空间。今天,我从方式、机制、路径和场景四个维度分析5G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1. 5G改变社会的方式:赋能万物互联技术的集成
人类社会发展的三大资源是物质、能源和信息。信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创新起来很大的作用。信息获取和传递的载体、速度、成本、准确性,或者说信息获取和传递的方式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会产生巨大影响。互联网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从改变人们信息传递和获取的方式开始的。
关于5G改变社会,我的第一个观点是,5G改变社会的方式:赋能万物互联技术的集成。武侠小说讲“唯快不破”,速度达到极致,不需要复杂招式,简单的一招就可以克敌。5G是一个速度更快的移动通信网络,比4G快20倍;5G的时延可以做到1毫秒,而我们眨眼的时间是20毫秒。
5G将推动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的集成:推动万物互联迈向万物智能时代,人和人、人和物、物和物不仅互联,而且各种物件,如机床、汽车、路灯、空调、电视、音箱等等,都有可能实现智能化,万物智能必须得益于5G的高速率、大容量、低时延高可靠三个特点对其他技术赋能。
2. 5G改变社会的机制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
我的第二个观点是,5G改变社会的机制是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是华为提出来的,说得很到位。如何实现这个梦想,这是由5G通过4C带来的新价值决定的:
第一个C是Connection连接,5G连接美好未来。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通过5G实现高速率、低时延、海量连接,泛在连接带来的永远在线,将为建设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智能产业提供基础,连接的价值将极大凸显。
第二个C是Control控制,5G让设备变得可实时感知和控制。中国移动李正茂先生认为,5G的通信交互将承载各种各样的控制信息,通过控制实现工业自动化、远程手术、远程施工、无人驾驶等。感知和控制上升为通信带来的一种新的价值,一种趋势。
第三个C是Convergence融合,5G引领产业互联网融合发展。两层意思,一是指5G推动网络信息技术的集成与融合;二是指5G将会与各行各业垂直领域产生深度的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网络信息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成为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动能、振兴实体经济的新抓手、建设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国的新引擎。
第四个C是Create创造,5G创造未来。由于5G推动的产业融合发展,将催生许多新模式、新业态、新物种、新产业,从而创造巨大的价值。5G将带来一个重大的变化,信息网络技术不再高高在上,而是俯身与三次产业紧密结合,特别是与农业和工业深度融合创新。日本提出了“六次产业”的发展思路,张来武先生提出了六次产业理论,创新时代的产业经济学,5G对我们传统经济学理论冲击巨大。
3. 5G改变社会的路径:驱动垂直行业融合发展
我的第三个观点是,5G改变社会的路径:驱动垂直行业融合发展。5G时代,通信网络将实现与云计算、边缘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融合,合力为消费者带来更丰富愉悦的体验,驱动百行千业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
社会生产新动能。一个基本的判断是,5G应用将加快推动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迈进的步伐。4G时代在消费互联网领域的创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实现人和人之间信息高效交互,5G促使网络信息技术与实体济经济加速融合。一方面,通过通信(5G)、IoT、数据智能、机器智能等技术实现了生产之间的互联和协同,加速产业互联网发展。另一方面,借助于信息化技术,真正实现从设计、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各个环节的互联互通,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需求个性化、生产分散化、资源共享化、成本最小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美好生活新体验。(1)5G与人们的生活、娱乐、休闲深度融合,5G+智慧出行,5G+教育,5G+医疗,5G+文化娱乐,5G+体育,5G+旅游,等等。(2)我们今天的电商购物也会变得简单,比如购买二斤牛肉。(3)消费者将参与到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参与产品的设计。
政府治理新模式。前面我讲到了,未来是信息高速公路条件下的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的典型特征是不穿衣服,大家坦诚相待。今天我们穿着名牌,但我们没有隐私可言,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成为重要问题。5G应用对政府治理提出了新挑战,未来政府治理更多依靠5G赋能的集成技术,通过技术治理社会将成为常态。比如,通过无人机、无人船提升社会安防管理效率。比如,海淀正在开发“城市大脑”综合系统,即一张感知神经网、一个智能云平台、两个中心(大数据中心、AI计算处理中心)、N个新应用,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多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实时共享,对区内公共安全、城市环境、交通出行、环保生态等问题进行智能分析,“对症下药”。
4.5G改变社会的场景:拓展技术应用的边界
我的第四个观点是,5G改变社会的场景:拓展技术应用的边界。5G到底能够给我们带来哪些应用场景?应用的边界在哪里?不知道。我们也无法预测,需要依靠市场去探索和创造。国际电信标准组织在定义5G标准,提出了5G的三大应用场景:eMBB(增强移动宽带场景) mMTC(大规模物联网场景) uRLLC(高可靠低时延场景)。
增强移动宽带场景,也就是大流量移动宽带场景,适用于3D高清视频、AR/VR等,这也是普通消费者理解的5G应用。
大规模物联网场景,这其实打开了一个全新的应用场景,例如智能家庭、智能企业、智能城市等。
高可靠低时延场景,它同样会打开一个巨大的市场,例如无人驾驶、工业自动化等。
第三个问题,5G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社会?
我的答案是:5G改变社会尚待时日。
在通信行业里有一个规律,每十年左右全球的移动技术就会升级换代,可谓“十年一G”。2019 年是 5G 发展元年,但是5G改变社会尚待时日,应该在五年左右我们可以看到实际的效果。我判断5G改变社会将经历三个阶段:产业链完善阶段(2019~2022年);产业融合发展阶段(2023年~2025年);进入改变社会阶段(2025年以后)。
5G改变社会,还需要与其他技术相结合,比如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5G对社会改变的效果应该在2035年比较显著。
华为预计,到2025年,5G用户达28亿。有机构预测,未来15年全球5G投资和研发投入将比2019年的预测值净增10.8%,到2035年,5G将创造13.1万亿美元的全球经济产出,创造5.1%的全球实际产出,5G在不同行业支持的产出占比不同,如在信息通信业占比高达10.9%,而在酒店业为2.3%等等。预计到2035年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使全球经济增加40万亿美元。
目前,5G发展与应用存在以下困难:
商业模式不清晰
建设运营投资大
能耗、频谱资源分配等难题
供应链全球化依赖
相关标准尚未明确
服务与应用资源不够丰富
所以,5G的商业应用不宜过度超前,过度超前将成为烈士。
5G不是尽头。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始于5G,蓬勃发展于6G。6G的大多数性能指标相比5G将提升10到100倍。比如,通信时延0.1毫秒,是5G的十分之一。2019年3月,全球首届6G峰会在芬兰举办。根据大会公布的全球首份6G白皮书,6G将与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深度融合,智能传感、智能定位,智能资源分配、智能接口切换等都将成为现实,智能程度大幅度跃升。到2035年,数字世界将与物理世界深度融合。
我今天分享到这里,谢谢大家!祝大家生活工作愉快!
* 欧阳日辉:中央财经大学教授,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