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海军提出于2040年将舰载机60%更换为无人机目标之后,相关无人舰载机项目不断加速,其中,MQ-25黄貂鱼无人加油机希望不通过开发测试和作战测试就进入部署阶段,该决定受到了美国国防部总检察长的否决。
MQ-25黄貂鱼无人机是美国海军为舰载无人加油系统计划(CBARS)所生产的一种军用无人机,源于早期的无人舰载空中侦察与打击机(UCLASS)计划,《无人系统白皮书》对此有系统的分析。
后来由于美国国防战略以及该计划投资巨大,UCLASS项目被终止,美国海军借此提出了舰载无人加油机研制计划,诺格、洛马、波音和通用原子公司都参加了该竞标,但最终波音公司成为MQ-25计划的得标者。
该计划几经调整,最终从原来的8.05亿美元的开发合同,扩大为一个包含72架MQ-25,共130亿美元的大合约。
按照MQ-25无人加油机的设计要求,该飞机拥有一定的隐身能力,但隐身能力不是最为主要的要求,因此它不需要飞翼布局,反而是要求常规机翼布局,这也是导致诺格公司飞翼布局的X-47B最终落选的原因。
MQ-25无人加油机可以在900公里外,为4-6架舰载机提供6800公斤的加油服务,从而扩大F/A-18E/F或F-35C的作战半径,能达到1300公里以上,借此避免航空母舰被反舰火力打击。
波音公司作为MQ-25无人加油机的提供商,自然希望快速部署该飞机,于是,由美国海军借当前无人作战需要,利用美国国防部指令5000.85对主要武器装备的要求,提出在开发测试和作战测试之前就开始大规模采购和部署。
据公开资料显示,美国海军空战部门提出的理由是已经采取了测试战略加以保障,例如,包括T-1测试、建模仿真、系统测试与集成实验室、铁鸟(Iron Bird)等。
其中,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对提到的建模仿真和集成实验室比较感兴趣,似乎指的是美国海军实验室建造的数字孪生靶场环境,其做法跟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类似,通过跟实际战场环境逼近的数字孪生战场体系,降低实际测试的工作负担。
美国国防部总检察长认为,这样做的效果未经确认,建议还是应采取传统方法来测试。
为了说明新方法测试的可靠性有可能出现问题,专门发布的报告中引用了美国海军濒海战斗舰的失败案例,该战舰就是采用的测试前决策的方式,5年后出现了不少问题。
在MQ-25无人加油机的专门审查报告中,总检察长指出,该无人机需要满足尼米兹级和福特级航母的兼容需要,也就是要求可以无缝切换这两款航空母舰。
对于《无人系统白皮书》的读者,客户经理将把报告分发给联系人。
建议重点关注MQ-25无人加油机的建模仿真应用要点,具体如下:
“项目办公室使用建模仿真为MQ‑25A提供改进。例如,项目官员使用计算机建模仿真来帮助预测MQ‑25A在空中和航空母舰上的行为。波音公司和美国海军官员利用这些信息帮助设计团队预测机身变化对生产代表性飞行器的影响。”
具体情况可以继续关注相关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