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权 2022-10-28发布 阅读:955次 ⋅ Unity  数字孪生体报告   ⋅

导读:作为跟踪分析数字孪生体产业的年度报告,《数字孪生体报告(2023)》正在编写中。报告编委会专家将撰写系列文章,介绍其中的精华内容。数字孪生体联盟预计年底在北京召开发布会。

国内从事数字孪生体产业的人士一般认为,Unity作为建模的重要工具,成为数字孪生体产业的“头部企业”是理所当然,有的媒体把它成为主流数字孪生体解决方案来分析。

然而匪夷所思的是,Unity作为美国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它在短短一年时间,股价就从205美元跌倒了27.88美元,暴跌了87%。

为什么一家所谓主流数字孪生体解决方案企业不值钱?难道数字孪生体不是有前途的领域?或者Unity不是一家原生的数字孪生体企业?

答案是后者。

国内对数字孪生体的认识有较大偏差,按照笔者在《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所写,国内人士认可的99%数字孪生体公司都不符合标准,除非把这个标准设定为非常宽泛。

国内大致有几种典型的认识:一是数字孪生体就是仿真,因为所有仿真公司都是数字孪生体公司了;二是BIM就是数字孪生体,所以搞BIM的公司一下子成为了数字孪生体公司;三是大数据可视化具有数字孪生体的特征,因此所有大数据公司开始贴上数字孪生体标签。

为了说明这样的现象,在《数字孪生体》一书中,笔者提出了仿真派、连接派和数据派三大类别,勉强可以把以上提到的公司纳入数字孪生体范畴,但它们大都没有真正投入研发资源去推进这样的转变,因此还停留在原有的业态。

Unity公司的基因是游戏平台提供商,在国内之所以被广泛应用,是因为不少客户为了获得直观感受,希望建立一些好看的3D模型。简单讲,Unity是模型加工平台。

这样的逻辑没有问题,但对于衡量一家公司是否在数字孪生体领域,就有必要对数字孪生体概念体系仔细分析。

在追求可视化效果的领域,例如智慧城市、智慧园区或可视化呈现等,采用Unity提供的模型加工能力,让物理世界对应的物体(包括建筑、设备等)呈现3D游戏效果,能降低管理者认识难度,因此,这样的服务具有一定的市场。

当管理者尝试了可视化之后,必然需要回归本质价值,这就超出了Unity平台能力范畴。

不管智慧城市还是设施运行可视化呈现,Unity提供的是一种可视化呈现,如果要对此进行分析,则需要引入数据挖掘或机器学习等,Unity对此无能为力。

在美国高度市场化的需求驱动下,可视化的需求规模并不大,Unity的高估值自然难以维持,它从205美元狂跌87%也就在情理中了。

简单讲,美国作为数字孪生体肇始地,DARPA提出数字孪生体概念,其目的是为了解决复杂系统的工程应用挑战,简单的可视化需求通常难以跟复杂系统工程相提并论,作为可视化工具的Unity不太可能拥有高估值和高壁垒。

国内一些以可视化为核心的“数字孪生体”公司,在当前资本市场低迷情况下,恐怕也难以长期维持高估值状态,它们的破解之道只能是利用高估值获得的现金,尽快进入数字孪生体产业的核心赛道。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