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数字孪生体(Digital Twin)成为热门话题,曾经涉足建模或仿真的个人和企业纷纷自称做了“杰出”的工作。美国Michael Grieves在2014年发布的一份报告,追溯他在2002年就提出了类似概念,一些缺乏严谨精神的学者也引用这份报告称他为“数字孪生体之父”。
工业4.0研究院针对数字孪生体做的实证研究显示,Michael Grieves不是数字孪生体之父,因为没有任何书面证据显示他在2002年就明确提出了“数字孪生体”概念。
甚至于到2014年他出版《智能制造之虚拟完美模型:驱动创新与精益产品》(Virtually Perfect:Driving Innovative and Lean Products through 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的时候,数字孪生体在书中也鲜有提及。
即便如此,对于关注数字孪生体的行业人士,建议阅读他写的这本书,因为搞清楚了“现代数字孪生体”跟传统的仿真设计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理解数字孪生体时代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宽泛的看Michael Grieves在2002年提出的物理实体跟虚拟设计之间的映射关系,他的确提出了两者之间的一种工程思想,与传统的集成思路不同,从映射的角度看这种系统工程,体现了美国制造业在思考数字化转型的开放性方向。
在《智能制造之虚拟完美模型:驱动创新与精益产品》一书中,读者容易发现,几乎99%的内容都是跟产品生命周期管理(PLM,Product Lifecycle Management)相关,这也难怪西门子工业软件大中华区副总裁兼CTO方志刚带领团队翻译该书。
在Michael Grieves追溯的2002年,关于映射的工程方法难以实现,只能称得上描述正向设计的想法。这也是作者本人并未深入研究所谓数字孪生体,更没有在2011年左右数字孪生体概念产生的时候发挥作用。
即便在2014年作者再次修订该书,尝试添加了部分数字孪生体内容,但也明显缺乏对数字工程的深入研究,还停留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层面,这也是为什么跟西门子PLM公司一拍即合的缘故。
但是,西门子自己已经意识到集成思路发展的局限,美国国防部在数字工程上的进展,直接影响了西门子的数字化战略,在稳定了其PLM公司的核心业务前提下,西门子暗自加大了MindSphere、Mendix等相关技术的投入,并毅然决然投入到数字孪生体体系下,并重构了其数字化战略。
《智能制造之虚拟完美模型:驱动创新与精益产品》全书中,只在第15章中,在15.2中“物联网与数字孪生模型”,用了几百字简单介绍了数字孪生模型,其中,主要提出了“数字孪生模型对于物联网来说是不可或缺……”。
由此可见,Michael Grieves在2014年再次出版这本书(2011年出版了第一版,后来做了一些修订)的时候,还是没有意识到数字孪生体给制造业带来的巨大影响,当然也没有跟踪到美国国防部在数字工程(Digital Engineering)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展。
不管怎样,Michael Grieves既然被“误解”为数字孪生体之父,有一部分有意无意追随他的人群,仔细阅读他的主要著作,可以帮助数字孪生体研究中心的同事以及行业人士深刻认识数字孪生体之含义,避免简单把数字孪生体等同于PLM,这也是目前行业最大的误解之一。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