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悦 2019-10-24发布 阅读:1121次 ⋅ 世界银行  营商环境   ⋅

2019年10月24日,世界银行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这份《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指出,由于大力推进改革议程,中国连续两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并且在总排名中继续获得大幅提升——由去年的46位上升至31位,位列东亚太平洋地区第7位,仅次于日本。

世界银行旗舰报告《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是该年度报告的第17期,旨在衡量监管法规是否有助于推动或是限制商业活动。 《营商环境报告》应用量化的指数分析比较不同时期从阿富汗到津巴布韦190个经济体的商业法规和产权保护。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芮泽(Martin Raiser)认为,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表明,中国为改善中小企业的国内营商环境做出了巨大努力,保持了积极的改革步伐,在多项营商环境指标上取得了令人赞许的进步,特别是在办理施工许可领域。”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显示的10项营商环境一级指标包括开办企业、办理施工许可、获得电力、登记财产、获得信贷、保护少数投资者、纳税、跨境贸易、执行合同和办理破产。

过去一年里,中国在施工许可证办理流程中取得了显著改善,主要体现在流程数量和时间方面都显著减少,因此该指标在《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的得分和全球排名获得了显著提升。《报告》显示,目前在中国办理施工许可证耗时111天,在该指标的质量指数上得到15分的满分,高于东亚地区132天和9.4分的平均水平。

世界银行表示,近期的改革还让中国成为执行合同效率最高的经济体之一。《报告》显示,中国本地企业家解决商业纠纷平均耗时496天,费用为索赔金额的16.2%,均好于东亚太平洋地区平均水平。并且,中国还改善了司法行政质量,该指标获得了满分18分中的17分,为截至目前全球最高分。

此外,在去年的改革基础上,中国在获得电力方面继续推进改革,该指标排名第12位,显著好于地区其他经济体。《报告》显示,中国企业接电需要2个环节,耗时32天,仅为东亚太平洋地区平均4.2个环节和耗时63天的一半。“在获得电力领域,中国毫无疑问已成为全球的领导者。”马钦说,世界银行正在把上海让中小企业快速接电的改革经验分享给其他经济体。

世界银行还认为,中国在以下方面的改革也值得肯定:将公司印章发放完全纳入企业注册登记一站式服务;简化对低风险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证要求,缩短供排水接入时间;精简办理接电流程,提高电费透明度;通过要求控股股东对不公平关联方交易承担连带责任,明晰所有权和控制结构,加强了对少数投资者的保护;对小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降低某些行业的增值税税率,加强电子化纳税申报和缴纳系统;通过实行进出口货物提前申报、升级港口基础设施、优化海关行政管理和公布收费标准等措施,简化进出口程序;通过规定可给予的合同延期次数上限和将延期限于不可预见和例外情况,提升执行合同的便利度;通过规定破产程序启动后的债权优先规则和提升债权人在破产程序中的参与程度,提高办理破产的便利度。

世界银行全球营商环境报告项目诞生于2003年,世界银行从10个领域监测190个经济体的营商环境,在中国主要监测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其中上海的统计权重为55%,北京为45%。统计显示,2003年以来,190个经济体中有186个经济体实施了3500多项营商环境改革。

《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涵盖的数据止于2019年5月1日。

主要发现:

  • 《营商环境报告》记录了自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之间发生的294项监管改革。在全球范围内,有115个经济体使商业活动的进行在《营商环境报告》衡量的领域内更加便利。

  • 《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中改善最为显著的经济体是沙特阿拉伯,约旦,多哥,巴林,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科威特,中国,印度和尼日利亚。在2018-2019年度,这些国家实施了全球范围内记录的五分之一的改革。

  • 在改革方面,撒哈拉以南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的经济体继续落后。只有两个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体在营商便利度排名前50位;没有拉丁美洲经济体在该组中排名。

  • 《 2020年营商环境报告》持续显示出发展中经济体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稳步趋同,特别是在开办企业领域。自2003-2004年度以来,在开办企业指标上,有178个经济体实施了722项降低或者消除商业进入壁垒的改革。

  • 在《 营商环境报告》中得分较高的经济体往往会从较高水平的企业活动和较低水平的腐败中受益。

  • 尽管经济原因是改革的主要动力,但邻近经济体的发展为监管改革提供了额外的动力。

  • 26个经济体对商业的友好程度降低,其引入的31项监管变化扼制了监管的效率和质量。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