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区块链(Blockchain)成为炙手可热的概念。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本文尝试介绍一下区块链在数字孪生体系(DTS,Digital Twin System)中的应用。
作为已经产生10年时间的概念,区块链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成就惹人注目,特别是Facebook联合多家大型企业发起的Libra数字货币,引起了全球金融领域和科技领域人士的关注。
2016年区块链工业互联网沙龙活动现场
早在2016年,工业4.0研究院组织了一场工业互联网沙龙,讨论《区块链技术在工业4.0体系中的价值》,引起了行业人士的兴趣。后来工业4.0研究院成立数字孪生体研究中心(DTRC,Digital Twin Research Center),对区块链进一步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结合到数字孪生体研究中心过去几年时间对区块链的研究和实践,本文重点对区块链在数字线程(Digital Thread)实现上的重要价值做一个介绍,希望可以帮助企业实现数字孪生体的价值。
一、正确认识数字线程的核心价值
由于数字孪生体和数字线程两个概念都是舶来品,国内企业(包括外资企业)和行业人士都有一个学习吸收的过程。据数字孪生体研究中心观察,该领域的参与者主要来自自动化和计算机/互联网行业,他们对这两个概念的翻译有较大的不同。
对于Digital Twin,来自两个领域的行业人士根据各自喜好,除了翻译为数字孪生体,还有专家翻译为数字双胞胎,典型代表企业为西门子和SAP等;对于Digital Thread的翻译,来自自动化领域的企业和行业人士倾向于翻译为“数字主线”,以西门子为典型代表,具有计算机背景的行业人士对计算机专有词Thread非常熟悉,自然翻译为“数字线程”,以北航陶飞、工业4.0研究院胡权等为代表。
计算机体系分为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硬件系统的各个模块之间通过总线(Bus)来通信,包括数据总线、地址总线和控制总线等,通常称为系统总线,软件系统(例如操作系统)的应用控制有进程(Process)和线程(Thread),它们实现计算能力的有序高效运行。
从美国国防部对Digital Thread的介绍来看,该概念主要借用了计算机体系中的含义,对应到中文翻译,“数字线程”更为合理,也便于行业人士吸纳美国的先进研究成果。
之所以花费了不少笔墨介绍数字线程,是因为它的核心价值类似计算机体系中的线程。
按照传统操作系统的定义,每个进程(Process)有一个地址空间和一个控制线程。Andrew S. Tanenbaum在《现代操作系统》一书中讲,“事实上,这几乎就是进程的定义。不过,经常存在同一个地址空间中准并行运行多个控制线程的情形,这些线程就像(差不多)分离的进程(共享地址空间除外)。”(p54,中文版)
在数字孪生体系中,数字线程的价值也体现出来了,它主要是对数字孪生体进行控制。
二、区块链驱动数字线程高效运行
在数字孪生体系中,数字线程除了在企业自有工厂边界发挥作用,还会跨越这个边界,进入到供应商或销售合作伙伴的体系中去,这实际上是数字线程最具能发挥效果的地方。
当生产及管理系统实现了数字化之后,数据将是各个部门(单一企业)、各个企业(产业价值链)和跨界创新(不同价值链)产生交互的核心界面。在传统的IT体系中,这个界面是通过应用程序接口(API,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来实现的。
为了实现复杂的知识自动化,数据共享是必要的条件,在数字孪生体时代,数据是企业最重要的资产之一,单向的数据转移不是最佳的方法,这需要具有双向功能的数字线程来发挥作用了。
区块链驱动的数字线程运作机制
不过,从技术上可行的数字线程仍然没有解决规则制定的问题,在高价值的数字孪生体转移到合作方去之后,必须有一个自动化机制,对其存继周期(生命周期)和应用范围有所约束,而且这样的监督必须不能从合作方单方面进行篡改。
区块链可以满足这个要求。
简单的讲,数字孪生体所携带的各种数据是一种资产,要让这种资产按照多方认可的标准进行交互或交易,拥有一种民主决策的方式就非常有必要了,否则无法激发企业各部门或产业链各个企业的创新活力,它们天然具有保护自己数据资产的动机。
总结
总而言之,除了在金融领域区块链可以发挥作用,在物联网世界,区块链在物体对应的数字孪生体交互和交易的时候,解决多方参与数字孪生体系运行的信任难题,从而保证基于开放逻辑的数字孪生体系高效运行目的实现。
值得行业人士注意,借助开源工业互联网模式,把数字孪生区块链开源项目分享给所有利益相关者,既可以降低整体成本,也有利于保障数字孪生体的安全性。
*作者介绍:
刘继业:北京翼络数字技术有限公司CTO、数字孪生体研究中心主任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