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舰队(Ghost Fleet)正式名称为美国国防预备舰队(NDRF,National Defense Reserve Fleet),它是战争时期美国海军使用过的船只在和平年代使用价值变小后退出现役统一封存在某一港口,同时进行维护保证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可以随时启用。
美国海军幽灵舰队最多时在1950年曾经封存过2277艘各类船只,在2003年有274艘,今天仍有至少200余艘封存,主要为各类军用商船、运输舰、补给舰和其他辅助舰只。
英国海军在历史上也有一只类似的舰队,即英国后备舰队(Reserve Fleet United Kingdom,简称为Reserve Fleet)在1970年解散。
美国联邦海事管理局旗下有三大“幽灵舰队”,创建于1925年,当时的考虑是:把美国所有退役的军舰和运输船都在美国本土三个地点封存起来,一旦发生世界大战或者美国介入全面战争的话,这些老旧的军舰说不定会重新派上用场。
日复一日,美国的老旧军舰越积越多,“幽灵舰队”的规模越来越大,其中詹姆斯河的“幽灵舰队”更是拥有100多艘各型战舰和运输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裁减军备,美国也面临着大量刚服役的军舰必须退役拆毁的难题,这显然不符合军队利益。
为此,时任大西洋舰队助理参谋长的欧内斯特·金提出了将退役军舰拆除一些关键部件后,在几个港口集中封存的办法。这些军舰平常由预备役人员管理,如有需要可随时重返战场。美国国会最终在1925年通过了一项法案,成立国防后备役舰队(DRF)来执行这一制度。
“幽灵舰队”在历次战争中均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战刚爆发时,德国潜艇在大西洋横行无忌,大量击沉英国商船,对于严重依赖外部物资的英国来说,这几乎是致命的打击。然而,英国此时根本没有多余的舰艇来为商船护航,担任过海军部长的首相丘吉尔遂向美国总统罗斯福求援。
考虑到当时美国仍奉行中立政策,国内民众和国会都反对介入英德间的战争,罗斯福打起了这些封存军舰的主意。最终,50艘旧舰被租借给英国,为盟友提供了有力支持。
美国正式参战后,“幽灵舰队”也开始为本国商船护航。萨斯湾幽灵舰队卫星照片二战后,“幽灵舰队”一度达到2000 多艘的规模。在朝鲜战争中,这些军舰再次登场,共有540艘旧船为美军运输物资,提供火力支援等。到了越南战争时期,重新服役的旧船为172艘。
而在1991年的海湾战争中,美国也重启了两艘战列舰,许多军事爱好者都对“密苏里”号和“威斯康星”号对伊拉克发射巡航导弹的镜头印象深刻。
“幽灵舰队”的卓越表现,让美国海军上下对其非常重视。用前海军部长戈登·英格兰的话说,“它的潜力让任何对手望而生畏”。
事实上,在五角大楼宣称的“同时打赢两场战争”思想中,庞大的退役舰艇储备就是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冷战的结束,“幽灵舰队”的价值还是不断下降。所以,美国时不时赋予它们其他功用,如作为“军援工具”。像台湾地区服役没几年的4艘“基德”级驱逐舰,就曾是“幽灵舰队”的成员。
2000年以来,由于庞大的海外战争负担,美国一直在缩减“幽灵舰队”的维护经费。环保组织之所以不断抗议,原因之一就是这些舰艇因保养不善而老化加快。
即便如此,拥有包括11艘航母在内的世界最强舰队的美国海军,仍然不肯送走这些“老兵”;在很大程度上,要彻底废除这支有法律依据的“幽灵舰队”,关键不在于必要与否,而在于如何消除美国海军时刻防范“潜在敌人”的心结。
2010年“幽灵舰队”主要停泊加利福尼亚州的贝尼西港(即前述旧金山湾),弗吉尼亚州费城的尤斯迪斯堡、得克萨斯州的博蒙特。
停泊在美国旧金山湾的一批退役军舰曾经因年久失修,排出的有毒物质污染了环境,引得联邦海事管理局和地方政府、环保组织打起了三角官司。
现代“幽灵舰队”跟历史上的舰船有关,它仍然会采用传统意义上的舰队编制,像一个高度机密、灵活多变的作战单元,引入无人舰船之后,将形成了现代化的“幽灵舰队”,这正是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关注的重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