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由工业4.0研究院编写,数字孪生体联盟发布的《数字孪生电网白皮书》于2021年7月公布,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了便于大家进一步探讨交流,计划分10期全文在“数字孪生电网”公众号刊登所有内容。
自2009年DARPA率先提出数字孪生体(Digital Twin)概念以来,经过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NASA、麻省理工学院、剑桥大学、工业4.0研究院、洛克希德·马丁、波音公司和通用电气等机构的持续努力,它已经成为一个理论体系完整的新范式,开始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
工业4.0研究院率先推进数字孪生体产业化发展,于2019年成立了全球第一家数字孪生体联盟,比美国同类组织早七个月。为了进一步普及工业4.0研究院数字孪生体研究成果,2020年底出版发行了《数字孪生体》一书,成为全球第一本阐释数字孪生体产业的书籍,获得了行业人士的关注。
经过五年多时间的准备,工业4.0研究院完成了数字孪生体理论研究工作,根据行业探索和实践实际情况,提出了仿真派、连接派和数据派三大数字孪生体流派,并提出了包含数字孪生化、数字线程和数字孪生体平台的技术体系,同时还创造性引入软件行业的“前向兼容”概念,作为数字孪生体的本质特征。
为了便于行业企业应用数字孪生体,工业4.0研究院还设计了“降维策略实施指南”,强调应从资产类的场景入手,解决一些“低端”需求,促使数字孪生体技术的成熟,从而为其产业化发展提供肥沃的土壤。为此,《数字孪生体》一书还介绍了数字孪生制造、数字孪生城市、数字孪生航空航天、数字孪生能源和数字孪生国防。
最近几年时间,电力行业逐步引入数字孪生体技术,逐步形成了较为广泛的数字孪生体应用场景。根据数字孪生体产业发展的现状,工业4.0研究院提出了“数字孪生+”战略,以指引各行各业的数字孪生体应用。截止到2021年初,“数字孪生+”在制造、汽车、电力、矿山、石化、水利和城市等领域得到应用,形成了多行业探索应用的态势。
工业4.0研究院在2020年底发布的《数字孪生体报告(2021)》中指出,数字孪生体时代到来了。
在工业4.0研究院支撑下,国家发改委和中央网信办于2020年4月7日在《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包含数字孪生体的新一代数字技术,同时提出了“数字孪生创新计划”,以解决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核心技术等问题。这是我国首次提出数字孪生体战略,体现了我国对未来产业的高瞻远瞩和战略判断。
2020年8月21日,国资委进一步落实“数字孪生创新计划”,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通知》,其中多处强调国有企业应主动作为,全面推动数字孪生体的应用。
工业4.0研究院为此做了分析,具体体现为:
(1)建设基础数字技术平台。数字孪生体技术是很关键的基础数字技术平台,它有助于着力夯实数字化转型基础。
(2)推进生产运营智能化。实现作业现场全要素、全过程自动感知、实时分析和自适应优化决策,提高生产质量、效率和资产运营水平,赋能企业提质增效。
(3)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数字孪生被认定为前沿技术,应把它打造形成国际先进、安全可控的数字化转型技术体系。
(4)打造制造类企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增强基于数字孪生的设计制造水平,加快形成动态感知、预测预警、自主决策和精准执行能力,全面提升企业研发、设计和生产的智能化水平。
序号 | 文件名称 | 单位 | 时间 | 数字孪生体相关内容 |
1 | 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 | 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 | 2020年4月7日 |
|
2 | 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 | 国资委 | 2020年8月21日 |
|
3 | “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征求意见稿) | 工信部 | 2021年4月14日 |
|
在国资委文件指引下,国有企业敢于担当,迅速启动了数字孪生体相关工作。2021年初,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华电煤业等国有企业相继发布文件,要求开展能源互联网数字孪生体顶层架构设计和相关战略规划。
除了国有企业,私营企业更为积极,数字孪生体联盟大部分企业为私营企业,它们积极参与数字孪生体应用的探索,已经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不少成果,包括制造、汽车、机械、城市等领域。《数字孪生体报告(2021)》精选了10大案例,展现了我国数字孪生体产业丰富多彩的探索景象。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