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落实数字孪生城市实验室的建设目标,基于先易后难的原则,围绕智能杆网关推进“三个一”策略,即研制一套智能杆网关开放标准、打造一个智能杆网关开源项目和建设一个数字孪生城市开源社区,逐步提升数字孪生城市建设的质量和创新度。
智能杆作为数字孪生城市神经元(智能入口),承载了5G通信基站、Wifi网络、智能节能路灯、智能安防监控、智能人脸识别、交通诱导与指示、音响与广播电视、无人机充电、汽车充电桩、停车无感支付、无人驾驶等,这迫切需要统一相关标准。
表格 1 智能杆主要终端设备对网络的要求
编号 | 智能设备 | 网关要求 | 标准需求 |
1 | 5G通信基站 | 通信 | |
2 | Wifi网络 | 通信 | |
3 | 智能节能路灯 | 电力 | |
4 | 智能安防监控 | 通信 | |
5 | 智能人脸识别 | 数据 | |
6 | 交通诱导与指示 | 数据 | |
7 | 音响与广播电视 | 数据 | |
8 | 无人机充电 | 电力 | |
9 | 汽车充电桩 | 电力 | |
10 | 停车无感支付 | 通信 | |
11 | 无人驾驶 | 数据 |
说明:蓝色为通信连接目的的网关,黄色为强弱电供电目的的网关,绿色为数据交换为目的的网关。
在推进数字孪生智能杆网关开放标准的时候,主要在智能杆网关的设计/制造和数据开放标准上下功夫,辅以智能杆网关开源项目,可以有效解决目前智能杆封闭的困境。
具体来讲,智能杆网关开放标准建设内容如下:
智能杆网关设计/制造标准。邀请相关厂家参与,按照分类网关和软件定义网关两种,根据ISO TC 184/SC 4数字孪生制造标准,设计智能杆网关设计和制造相关的标准,把相关设计电子文件以开源项目方式发布,鼓励行业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应用。
智能杆网关数据标准。智能杆网关的核心功能是数据解释和转换,为了降低行业企业使用智能杆网关数据的成本,通过研制网关数据标准,把抽象出来的共性功能以“中间件”等方式呈现。
工业4.0研究院针对智慧城市的研究课题显示,各地虽然投入巨额资金建设平台和系统,但一直不能解决数据之间共享的问题,这导致建设工作周期较长,成本较高。
究其原因,主要是承建方和参与方因为各种理由,不愿意共享自己的私有标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数字孪生城市实验室将基于智能杆网关开放标准,打造一个智能杆网关开源项目,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参与进来。
通过开源项目的方式提供,将大大促进5G等驱动的数字经济发展,对深圳本地的产业推动作用明显。
经初步研究,计划打造一个智能杆网关开源项目,包括以下内容:
智能杆网关设计和制造标准开源项目。相关设计电子文件将以开源项目方法发布,鼓励行业企业在制造过程中应用。
智能杆网关驱动软件开源项目。基于智能杆网关的标准化,开发驱动软件开源项目,大幅降低智能杆网关硬件设计和制造成本。
智能杆网关数字孪生小脑开源项目。主要实现边缘计算功能,可以基于剪裁的EdgeX开源项目做二次开发,形成数字孪生小脑的核心功能。
虽然已经有了开放标准和开源项目,但如果缺乏对创新的管理和运行,智能杆网关相关项目难以落地实施,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围绕开放标准和开源项目,应建设开源社区,为开发者提供指导和交流的平台。
简单的讲,任何没有开源社区的数字平台生态,都不可能获得有机的发展。即便是苹果、Google、百度和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企业,也拥有服务于开发者的开源社区,帮助它们应用好开源项目。
数字孪生城市实验室的核心之一就是开源社区,它可以聚集各种利益群体,既包括创造和创新的开发者,还包括提供实践的需求方,同时还有一些专业的服务机构参与,这样才会形成活跃度较高的数字孪生城市创新生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