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治 2023-09-19发布 阅读:290次 ⋅ 美国空军  特遣部队  部队生成模式   ⋅

导读:对于关注太平洋战场的读者来讲,美国空军将如何发展,是一个重要话题。《数字空军白皮书》围绕该话题,系统分析了美国空军的数字转型策略。本文介绍“空军特遣部队”,是空军部队生成模式的应用方式。

在2017年DARPA提出马赛克作战概念的时候,就显示了美国空军力图打造一个分布式作战的新样式,但如何实现分布式作战样式,则需要从美国空军部队生成模式(AFFORGEN)讲起,最终将聚焦到刚刚宣布的空军特遣部队(ATF,Air Task Force)。

2023年9月11日,在马里兰州国家港举行的美国空天协会2023空天网会议上,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表示,空军特遣队是美国空军部队生成模式在2024年全面变革的重要内容。

实际上,在几天前,美国空军创建了三支空军特遣部队,以试验如何更有效的提供可部署的综合部队,其中两支特遣部队将跟美军中央司令部对应,一支特遣部队跟印太司令部协同。

作为为未来建立高端战备状态的持续努力的一部分,美国空军继续发展其通过空军生成模式加快在太平洋战场的战备。

据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了解,美国空军建立了一套空军部队生成模型,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完善敏捷战斗应用(ACE,Agile Combat Employment)。

支撑敏捷战斗应用的部队建设工作,应包括适应性基地(Adaptive Basing)、多能力飞行员培训、空军人员结构和战斗网络。


以通用目的部队概念来理解,美国空军构建了一套将来服务其他兵种的“兵力模块”(Force Elements),那么各个战区可以根据军事任务需要,随时调遣这些空军力量。

从美国空军兵力生成的发展历程来看,过去它采用的是一种“众筹”模式,按照他们自己的讲法,“从这个基地带走三名飞行员,从这个基地带走五名飞行员,从该基地带走两名飞行员,部署他们,并期望他们在第一天聚集在一起,成为一个团队。”

这样的众筹模式在面对弱小的对手来讲,还是比较有效的,但对于大国对手,显得有点不够专业,高强度的对抗行动将使得很多问题越发突出,这一点已经在美军开展的太平洋演习中显露无遗。

通过空军部队生成模式,美国空军建立了一种结构化的,可预测的部队建设方法,允许集中时间进行个人和单位的训练和认证,使飞行员更好地为分布式、高端战斗行动做好准备。

当然,空军部队生成模式还更方便联合部队指挥人员了解美国空军的军备情况,从而更灵活的指挥太平洋战区的作战行动。

空军部队生成模式建立了一个24个月的轮换周期,分为四个、六个月的阶段:准备、认证、可用和重置。飞行员和部队通过准备和认证阶段建立准备状态,在可用阶段部署,并在重置阶段重新整合和重组。

正在试点的空军特遣部队采用了空军部队生成模式,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对此非常有信心,他认为这是应尽快在太平洋战场推动的一种模式,一旦部署成功,将使得美国空军发挥最大的效率和效果。

跟空军特遣部队同步实施的变革,还有开放空军基地、指挥控制、任务生成等改革内容,体现了美国空军分布式作战在部队建设方面的最新成果。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