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 Digital的高级副总裁Collin J. Parris曾经讲过,”数字孪生体是一种颠覆性技术,可提供数字手段表示水厂的元素和动态或系统。如果实施得当,数字孪生体可以影响设计及系统。一句话,它是一个动态的软件模型和基于实时连续校准的物理设备/系统。“
根据工业4.0研究院的分析,地质数字孪生体的一个应用场景是水利及水电。如果对地质数字孪生体的理解非常深入,就可以帮助水利和水电实现更好的管理,往智能化方向可持续性的改进和发展。
从国内外水利水电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都处于从传统的智能网络发展阶段,希望实现数字化转型。由于历史原因,智能或智慧XX的提法较为普遍,但由于数字化基础不够,实现并未产生足够有效的成果,大家开始转向新一代数字技术寻找机会。
智能水网络论坛是较早设立数字孪生体工作组的行业组织,它积极拥抱数字孪生体技术,设计了数字孪生体参考架构,成员积极采纳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它明确提出了四条意见:一是提升大家对数字孪生体概念的认识;二是识别公共设施的关键挑战;三是群策群力开发最佳实践;四是提高数字孪生体的采用率。
水利水电是地质数字孪生体应用的重要场景,之所以引入数字孪生体技术,其目的就是为了形成一个可持续改进的技术工程体系,以便不断推动数字化转型工作。
数字孪生体联盟发现,国内水利和水电的应用有所不同,前者主要以“仿真”作为主攻方向,一些外资仿真软件公司成为后面的推手,后者一些小型的可视化企业为主,他们“推动”水电厂搞一个可视化模型,但最终却不知道如何应用。
数字孪生水利或数字孪生水电具有现实意义,但它仅仅停留在“可视化”阶段是不够的。
可视化功能很大程度是满足管理层“懒”和“便利”的需求,为了及时了解各个生产现场的情况,通过所谓数字孪生水电厂或水利工程,管理人员能够足不出户了解相关数据,避免了到达现场不了解各种专业设备系统的尴尬。
然而在水利水电行业,这样的可视化已经做了很多年了,现在进入“十四五”时期,还仅仅做可视化功能,自然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
GE自从决心放弃工业互联网之后,聚焦到数字孪生体技术的研发上,开始在不少专业领域展现了其能力,水利水电就是GE Digital的主攻方向,本文开头所引用的高级副总裁讲话,就体现了它对数字孪生体技术前景的认可。
在满足了管理层对可视化要求之后,深入现场运行的痛点和难点不可避免。
数字孪生体联盟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设计地质数字孪生体参考架构是很有必要的,否则无法配合实际的工程及运行要求,自然会被现场工程师称之为“花架子”,认为数字孪生体技术无法用或没有用。
数字孪生体联盟九月份成员日将在9月16日举行,成员单位山东省地质调查院派出高级工程师尚浩参与交流,他将在“跟专家面对面”环节中,分享其专业知识和经验,这是一次难得的专业交流机会。
作者:黄小花,工业4.0研究院分析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