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13日,台湾鸿海精密工业发布了2018年4~6月合并财报。鸿海公司主业盈利能力的营业利润同比下滑37%,降至158亿台币。为摆脱对美国苹果智能手机的依赖,鸿海致力于开拓新需求,销售额增长了17%。但是,由于前期投资膨胀,盈亏情况恶化。
鸿海已经连续4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长但营业利润同比下滑。
据上市公司公告称,鸿海面向美国苹果的销售额占合并销售额的5成以上,在苹果iPhone智能手机销售触顶的2017年之后,鸿海增加了大陆厂商的智能手机和服务器等产品的代工,力争转换增长路线。
然而,对于代工生产服务提供之前,通常要花费较多的研发投入,来试验恰当的制造工艺流程,而且相关设备的投入也不会少,这使得以代工服务为主的鸿海公司产生了不小的成本压力,一旦不能以低成本确定恰当的装备系统,就可能导致亏钱。
在作为生产基地的中国大陆,人工费正日趋高涨。鸿海主力工厂所在地广东省深圳市,在截至去年年底的10年里,最低工资上涨至原来的3倍左右,且还在进一步上涨。
鸿海表示,“4~6月期的研发费用也有所增加”。
鸿海公司深感制造业装备系统的重要性,而且也知道这是一个有利可图的业务,所以它控制的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前几个月上市,立刻受到追捧,即便最近一段时间股价比高点下跌了40%之多,但其市值仍然高达3000亿以上。
台湾鸿海公司,可能早就知道了智能手机的机会已经在消亡,早就做好布局,搞了一个富士康工业互联网公司。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