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12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发布公告,将四项“新兴和基础技术”纳入新的出口管制,包括:能承受高温高电压的第四代半导体材料氧化镓和金刚石;专门用于3nm及以下芯片设计的ECAD软件;可用于火箭和高超音速系统的压力增益燃烧技术。
相关禁令生效日期为2022年8月15日。
EDA软件限制的影响力大,强如三星,其6月刚刚突破的3nm GAA架构制程技术,也是在ANSYS、Synopsys、Cadence等EDA软件的全力协助下完成的。没有EDA软件的配合,突破架构、制程限制难度更大。
当下EDA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被国际三大EDA巨头所垄断八成,这三家EDA巨头是Synopsys(新思科技)、Cadence(铿腾电子)和Mentor Graphics(明导国际)(2016年被德国西门子收购)。
EDA三巨头掌握着绝对的主导权,旗下产品在国内的市场占有率达到85%,并且在产品上各有特色,各自的IP侧重点和优势都有较大的差别。因此,不少一线的芯片设计厂商都有同时使用其中两三家厂商的不同EDA IP来设计芯片。
其次,EDA设计软件公司还有ANSYS、Silvaco、Aldec Inc、华大九天等为代表的企业。该类企业拥有特定领域全流程,在局部领域技术较为领先。
另外还有Altium、Concept Engineering、概论电子、广立微、思尔芯、DownStream Technologies等为代表的企业。该类企业在EDA上的布局主要以点工具为主,缺少EDA特定领域全流程产品。
EDA的国产之路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EDA工具“熊猫”诞生,并获得多个国际大奖。在国家政策与资本双重支持下,国产EDA厂商数目不断在增加。
2020年国内已有约49家EDA企业,比如:华大九天、芯愿景、广立微、概论电子、思尔芯等。
面对这个研发周期长、利润低的产业,缺乏长期资金、人才和产业链支持的中国EDA企业仍然举步维艰,目前仍然需要创新的思路来解决这些问题。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