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所长基里尔•巴巴耶夫向卫星社表示,整个欧亚经济的未来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取决于现在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如何构建。
他说:“中国是我们主要的战略伙伴,但俄中经贸关系,令人遗憾,暂时还落后于两国政治水平。现在必须改变这种比例失调现象 ,而且动作应当尽可能的快。”
基里尔·巴巴耶夫称,“整个欧亚经济的未来乃至全球经济的未来取决于俄罗斯与中国的关系”,他指出:“请相信我,这种说法毫不夸张。”
巴巴耶夫强调:“很明显,西方国家现在不仅在与俄罗斯还在与中国强硬对抗,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和中国如今都非常希望建设新的国际贸易和金融结构,这样贸易和支付能是自由的,不受西方国家的压力。”
巴巴耶夫相信,如果成功了,中亚和南亚国家、上合组织国家、金砖国家也会逐渐加入新结构。巴巴耶夫总结说:“这些国家很早以来就在说,必须找到现有金融系统、国际贸易系统的替代,因为这些系统越来越经常被美国及其盟友用于非法施压。”
俄罗斯科学院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原名为“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它近期正式为中国更名,以示对中国的尊重。该研究所主要聚焦于当代中国及其周边国家的政治、经济、商业与国际关系,也反映出俄罗斯承认“中国已成为亚洲的中心”以及对研究中国这一俄罗斯主要战略和贸易伙伴的关注。
据悉,在中国就有一个“俄罗斯和东欧研究所”,俄方表示,此次改名还凸显出对中国的一种相互尊重形式。
基里尔·巴巴耶夫表示,他希望新的研究所能成为一个国家旗舰型的研究中心,为对中国、东亚和东南亚的政策形成科学基础。他强调,在名字中阐释研究重点是很有必要的。9月,俄罗斯将为“中国与现代亚洲研究所”举行更名纪念活动。
在《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签署21周年庆祝活动中,巴巴耶夫说,“尽管中俄签署重大条约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但悠久的友谊、中俄领导人的智慧占了上风”,“两国人民世代相传的友谊载入条约是一种创新,在任何国际文件中都尚未出现这种法律规范。”
来源:综合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内容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