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华为内部成立了一个“煤炭军团”,以解决华为企业业务困境。华为传统上的狼性,给它推进企业业务带来了挑战,不少合作伙伴不相信、不愿意跟华为建立合作关系,即便华为再三强调“被集成”的愿望,但实际情况并不尽如此。
《经济观察报》曾经写了一篇关于华为煤炭军团的文章,记者引用华为人士的话,华为从内部调动200人左右,在一线城市完成技术开发,另调动100多人下沉到各地市,现在几乎所有中国的煤炭大省都有了华为的人。
“煤炭军团”在华为企业集团很受重视,也作为一个下沉市场的试点。“军团”是华为在今年年初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战略上,采用一种基本作战阵营的形式,也就是短链条的模式,特别安排了研发团队,配合销售、采购团队。
最近两年山西多地政府,为了降低矿场的安全隐患,和解决矿场招工难的问题,正在自上而下地进行一次智能化的改造,矿场的老板们为了响应有关部门,也是有意愿的。但他们大多战略模糊,对数字化了解很少,甚至只懂一些基本的ERP系统,很多小型矿场也只是进行了初步地连网。
华为的基因是电信设备商,它擅长面对大型企业,主要的电信运营商只有三个,华为多年积累的经验很有用。对于山西政府主导的煤矿数字化转型,华为找到了在电信市场的感觉,那就是对好政府主管部门,那么业务就有保障。
煤炭市场是华为下沉到地市级市场的一个典型的案例。
《经济观察报》分析,地级市、县级市更多是资源型城市。这里很多数字化项目都是由国企、央企自上而下地推动,从集团到省份公司,其人力、资金的投入并不少于大城市。推进项目的阻力反倒比一些经济发达地区要更小。
华为中国政企业务总裁吴辉在会上表示,今年的政企业务将加大地市投入。吴辉表示,由于区域的不均衡,包括中国城市和乡镇之间的不平衡,企业在数字普及率和数字化程度上有巨大的鸿沟。这也意味着地市级的数字化,有很大增长空间。
华为煤炭军团仍然采用其擅长的逐步蚕食策略,现阶段它主要提供网络连接等ICT设备,或者针对场景改造一些产品组合,帮矿场实现局部场景的数字化。比如代替人力在矿下巡检设备等。
随着更多数字化场景的实现,矿场数据的存储量加大,未来还会有上云、数据处理的需求,这也给华为高端产品提供了一个销售渠道,未来也会随需下沉。
矿场改造的大逻辑,是针对一些老旧工种、高危工作场景进行机器代人。具体需要三个层面的服务,基础层的硬件(传感器、摄像头等)和设备(采矿机、矿车),中间层的ICT产品(网络连接、上云、数据、AI辅助决策),最上层的软件应用(智慧挖矿等)。
华为的定位是提供中间层,其他由合作伙伴完成。
上述煤炭军团的人士表示,和一线城市、省会城市相比,地市环境下地方保护比较多,过程中一些生意往来也是有难度的,华为最好的方式是做集成,以本地企业为客户。
华为高管徐直军在本次大会上称,自从大规模进入企业业务开始,华为就在考虑,千千万万政企客户不能独自面对,要联合很多伙伴,所以公司坚持华为是“被集成的”,去年华为在一些项目中主动做了集成,引发了生态伙伴的疑问,但那只是极少数的项目。
在此他特别地作了回应,以后所有产品一代、二代都是和伙伴共同交付,不会打破根本的利益链条。
行胜于言,华为的狼性是否会收敛,还需要行业人士不断验证。
* 文章部分内容来自《经济观察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