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茜卡 2024-07-26发布 阅读:345次 ⋅ 上市公司  军工企业   ⋅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跟踪全球顶级的上市军工企业,美国公司包括雷神、洛马、波音、通用动力、诺格和通用电气,这些公司在过去1年期间的股价变化各有不同,总体低于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速度。

美军立足大国竞争背景,加大推进第三次抵消战略,以洛马、诺格以及雷神等代表的大军工似乎跟不上其颠覆性创新速度。

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1年时间,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1.62%,道琼斯指数上涨12.43%,虽然部分军工企业股价上涨超过了指数,但如果跟一些创业型军工企业相比,则显得增长性远远不足,例如,Leidos公司过去1年上涨了62.28%。

美国五大军工企业各有特点,提供了传统军事武器装备,形成了较大的规模。按照企业总体收入来看,由于波音公司的军民融合的业务比较多,因此在五大军工企业中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但它同时也是问题最多的企业。

随着美军推进以颠覆性技术为主的军事战略,对数字孪生体、人工智能和数据科学等为代表的新一代数字技术需求越来越大,要求供应商提供无人系统为主的新型武器装备。

对于大型军工企业来讲,推进数字现代化工作一直比较缓慢,虽然它们在自己研制的大型武器平台上引入了先进技术,例如,洛马结合F-35战斗机的研制,引入了数字孪生靶场,诺格也在B-21轰炸机研制中,广泛使用数字孪生研制手段。

公司

季报发布

一年期股价变化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评价

波音

2024.7.31

-20.81%

军民融合的业务规模大,因为总体业务体量处于领先地位

洛马

2024.7.23

+15.15%

命运被寄托在F-35战斗机上

诺格

2024.7.25

+2.93%

参与美军第六代战斗机(例如B-21)的研制

雷神(RTX)

2024.7.25

+31.48%

全力推进认知电磁战装备系统

通用动力

2024.7.24

+30.61%

为杀伤链提供多样化的解决方案

但是,相比一些新设或小型的军工企业,把整个公司转变为“数字孪生体原生”的组织,则显得非常保守。

从美国五大军工集团近期的举措来看,它们面临大量经营上的问题,特别是在军民两用市场的波音公司,居然出现了飞机螺丝没有拧紧导致机舱门掉落的情况,导致人们对这种大型企业官僚作风的高度怀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波音公司被迫把20年前剥离的Spirit公司收购回来,对价高达47亿美元。由于波音公司自己没有多少现金,只好采用股票对价收购的方式。

生产F-35战斗机的洛马公司似乎也不顺利,它承担了美军寄予希望的下一代主战战斗机的研制任务。

随着美军的军事战略转变,提出了新的任务需求,迫使其不断更新该飞机的研制,加上它对研制难度的预期不足,使得该飞机的研制生产陷入了长期的拉锯战。

客观的讲,美军根据国家安全战略调整,经历了近10年才形成最终的大国竞争策略,作为美军最大的供应商之一,洛马公司承受了美国国防部转型带来的各种阵痛。

诺格公司的业务跟洛马公司有所不同,它主要生产火箭、雷达等武器装备,近期它帮助美军生产的B-21轰炸机非常知名,该飞机仅仅用了5年时间就从设计到原型就完成了,打破了美军通常要20年周期的时间。

从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观察结果来看,2012年诺格参与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的机身数字孪生体项目,启发了其加大该领域的投入,为B-21轰炸机短期内研制成功,提供了基本条件。

雷神公司作为老牌的军工企业,提供了爱国者导弹等产品,它面对新的军事需求,也在积极寻找转型的道路。

2024年7月25日,雷神公司发布了2024财年第2季度报告,每股收益为1.41美元,好于市场预测的1.30美元。公司还预计调整后全年每股收益为5.35美元至5.45美元,高于此前预测的至多5.40美元。

这样的业绩促使该公司股价暴涨8%。

对于美军推进第三次抵消战略带来的机会,通用动力力求把握住,所以,在过去10年期间,通用动力通过各种方式,建立了面向未来战争的业务组合。

通用动力在商务航空、船舶建造和维修、陆战车辆、武器系统和弹药以及技术产品和服务方面提供广泛的产品和服务,成为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关注的一个对象。

跟其他几个大军工企业一样,通用动力在无人系统等新型业务领域,虽然做了不少准备工作,但相比一些中小企业,推动颠覆性创新的动力要弱得多。

美国国防部还是希望给传统大军工企业一个机会,毕竟愿意掏钱做常规武器装备维护的供应商,还是不太容易找到的。

只是在这样的策略背景下,作为上市公司的大军工企业,则难以维持较好的业绩,反而是一些中小企业,调整起来快,能够满足DARPA、国防创新小组以及太空发展局(SDA)等提出的颠覆性指标。

除了波音公司要到月底才可以发布最新业绩报告,其他四家大军工企业都已经发布相关报告,建议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其报告,从中可以窥到美国大军工企业的问题。

通过剖析五大军工企业的情况,特别是最新的业绩报告,读者应能理解美军为什么要把希望寄托在中小企业上。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