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和中国信通院产业与规划研究所联合发布了《数字孪生发展研究报告》,引起了数字孪生体联盟(DTC,Digital Twin Consortium)成员的关注。
针对华为云强势进入数字孪生体领域的情况,工业4.0研究院做了专题研究,以下为主要分析结果,供各成员单位参考。
作为一家世界级电信企业,华为对新技术非常敏感,当云计算经过亚马逊云、阿里云等验证后,华为于2019年迅速成立了华为云计算技术有限公司。
现在,亚马逊云全力推进数字孪生体技术,并出版了《云上的数字孪生开发和部署》(Digital Twin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n the Cloud)一书,重点介绍了亚马逊云跟西门子仿真软件协同的情况。
华为云现在全力出击数字孪生体,不清楚是否受到了亚马逊云的影响?
为了释放云的潜力,亚马逊在提供物联网连接的基础上,开始尝试把仿真技术引入。美国顶级的仿真公司Ansys提供的Twin Builder很快进入亚马逊云的视野中。
通过模仿Ansys的Twin Builder,亚马逊“创造”了TwinMaker,并作为物联网业务的一部分。
从亚马逊物联网TwinMaker的介绍来看,它主要为物理世界的真实系统建设三维模型,为企业提供优化运营的数字孪生体。
亚马逊云提供的TwinMaker是预制模型方式,即针对特定场景,提供了一些三维模型,然后组合成为目标场景,然后把数据跟目标模块捆绑,从而形成一个动态变化的工作环境。
华为云紧跟国际领先实践,目前参与发布《数字孪生发展研究报告》,其押注数字孪生体的意图比较明显。
《数字孪生发展研究报告》主要介绍了华为的盘古大模型3.0和河图KooMap云服务,提出了组件化轻量化集成平台的定位,其本质是参数化轻量化算法模式。
熟悉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推进政策的成员,应清楚河图KooMap云服务的应用场景。由此,华为云KooMap云服务的目的非常明确,主要解决的是定位和卫星影像处理的问题。
仅仅提供地图服务或云服务,无法满足越来越高的客户需求,华为云深知这个挑战。
把仿真服务引入,很可能是华为云下一个发展重点,它联合信通院发布《数字孪生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提出构建虚实共生、仿真推演和迭代优化的数字孪生“四层一城一体系”总体架构,直接瞄准了城市、水利、交通、能源和文旅等领域的数字孪生体实践落地案例。
华为云对市场机会非常敏感,它对城市、水利、交通、能源和文旅等提供解决方案,这意味着这几个领域的业务相对简单,容易形成交易项目,值得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关注了解。
在推进数字孪生体项目落地的时候,成员单位应吸取亚马逊云和华为云的经验,应争取把仿真技术引入,抓住当前客户的重点需求点。
正如工业4.0研究院院长胡权在《数字孪生体: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通用目的技术》所写,数字孪生体分为仿真、连接和数据三大流派。
华为云根据自身跟电信领域深厚渊源背景,聚焦连接方面的需求,属于正常的选择。
为了更进一步发展,华为云定会向仿真和数据两大领域扩张,当前,尽量跟实体经济结合,解决其关心的仿真问题,成为华为云引入“仿真”技术的动力。
数字孪生体联盟成员应了解数字孪生体产业的变化,及时调整自身经营策略,不断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本文相关资料将在数字孪生体联盟微信群发放,或联系秘书处获得帮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