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茜卡 2020-06-16发布 阅读:896次 ⋅ G20  行动计划  新工业革命   ⋅

一、概要

为有效应对新工业革命,让更多民众从中受益,我们倡议二十国集团成员共同行动,提升现有沟通协作机制,继续开展研究、就业促进、教育和劳动力技能、标准、新型工业基础设施、知识产权保护和执行以及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等方面的合作。

二、背景

当前,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实现复苏,实现中长期可持续增长是二十国集团成员共同的愿景。工业尤其是制造业以及制造业相关的服务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我们正迎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这场革命将有可能改变传统的生产流程和商业模式,催生新的产业业态。

新工业革命有潜力提高生产率和竞争力,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从而更好地保护环境,提升资源利用效率。这将为二十国集团成员实现中长期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在此过程中,二十国集团成员应牢记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目标九。同时,一些国家、组织和个人可能难以参与到有关进程中,由此将产生社会影响。我们需要继续讨论合作,引领有关进程,让预期技术和产业变革的红利最大化、负面影响最小化。

肇始于18世纪中叶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标志,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将人类社会带入现代工业社会。继之而来的几次工业革命,以电力、计算机和互联网的发明与应用为标志,持续将工业发展推向新高度。正在兴起的这场新工业革命,以人、机器和资源间实现智能互联为特征,由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融合发展并推动,正在日益模糊物理世界和数字世界、产业和服务之间的界限,为利用现代科技实现更加高效和环境友好型的经济增长提供无限机遇。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机器人、增材制造、新材料、增强现实、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领域的技术正取得进展。这些技术发展正推动智能制造、个性定制、协同生产和其他新型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发展,从而大幅缩短产品研发和生产周期,并带来工业多样化的新机遇,催生出无人驾驶汽车、便携式智能设备、无人机和智能电网等新产品和新服务。

为迎接新工业革命的发展机遇,并应对随之而来的挑战,近年来,二十国集团成员纷纷出台了制造业中长期发展战略,如德国的“工业4.0”、法国的“新工业法国”、欧盟的“欧洲工业数字化战略”,韩国的“制造业创新3.0”、印度的“印度制造战略”、西班牙的“工业连接4.0”、俄罗斯的“国家技术计划”、日本的“机器人新战略”、意大利的“意大利制造业”、阿根廷的“国家生产计划”和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等都包含推进新工业革命的重要举措。

三、多利益攸关方沟通原则

新工业革命给企业、员工、消费者、政府、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及整个社会带来新的挑战。新的产业和商业模式将建立并替代传统模式;从业人员需要适应新的工作类型和技能要求;创新型新技术的融合需要不断推进;基础设施、标准和政策可能需要发展、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国家内部和国家之间需要建立多利益攸关方机制,这一机制已在众多机构中推进。在各成员内部,政府、企业、研究机构、工会、员工、行业协会等新工业革命攸关方之间的沟通协作将有助于推进新工业革命的顺利实施,同时平衡各方利益。我们鼓励二十国集团成员增强沟通协作,帮助应对所有成员面临的共同挑战。

四、倡议行动

(一)合作研究

背景: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主要论坛,二十国集团成员应为联合研究和政策相关事宜的国际合作提供便利。

目标:讨论新工业革命的趋势及影响,形成新工业革命发展进程的共识。在新工业革命条件下,共同应对所有成员面临的政策、技术、投资、贸易和民生等领域的挑战。

分享技术创新、产业政策和工业项目领域研究的知识和经验。

行动:

1.举办新工业革命相关会议和论坛,探讨产业发展、技术趋势、政策协调和劳动力技能需求等事宜,促进最佳实践分享,加强二十国集团成员在落实国家技术相关战略过程中的最佳实践分享和经验交流。

2.鼓励企业和相关组织在新兴技术领域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开展广泛和深入的研究。

3.关注新兴技术对社会规则、伦理、就业平等(尤其是关于性别、年龄和社会背景等)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加强在风险评估、管理以及交流机制方面的合作。

4.发布一份由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和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起草的新工业革命报告,概述新工业革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二) 中小企业的角色定位

背景:在许多经济体内,中小企业是创新和就业的主要来源,为包容和可持续经济增长做出贡献。但中小企业经常缺少必要资源和信息帮助他们利用新技术并从中受益。

目标:鼓励中小企业和初创企业参与新工业革命,发挥其作为新工业革命主要驱动力的创新能力。

为中小企业获得发展数字化运营的信息和资源提供便利。

行动:

1.探索方法和最佳实践,培养中小企业的新工业革命意识,支持中小企业应用新型高性价比技术和商业模式。

2.鼓励成员建立平台,支持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和能力建设。

3.鼓励中小企业之间、中小企业和大企业之间通过世界中小企业论坛等活动开展交流,探讨新工业革命技术应用和开发的最佳实践。

4.培育开放创新模式,鼓励现有大型企业与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初创企业间开展更多合作,以更好适应新工业革命。

(三)就业与劳动力素质提升

背景:许多国家有提升劳动力技能和劳动市场条件对结构性变化的适应性的空间。这些提升将有助于应对新工业革命给就业和教育带来的挑战。新工业革命所产生的更好社会效应也将为实现二十国集团的就业目标做出贡献。

目标:加强劳动力技能培训,使其能力和技能适应新工业革命的需求。

在新工业革命带来的传统制造业和商业模式转型过程中,创造高价值、更安全的就业岗位。

行动:

1.重视并深入研究新工业革命对就业和社会体系的影响,做好长期统筹考虑,确保技术和产业变革红利具有包容性并被广泛分享。

2.鼓励教育培训机构与企业之间,就课程内容和新工业革命的技能要求进行交流合作。

3.鼓励更多人,尤其是女性,在所有教育阶段学习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等学科。

4.鼓励待业青年、残疾人和流离失所者等劳动力中的弱势群体从劳动力市场上适当形式的协助和培训中获益,以帮助他们适应新工业革命带来的变化。

5.促进职业安全、健康保护、国际劳动力流动等相关政策交流。

6.探索为智能制造、工业软件、绿色制造、新型服务等优先领域的全球人才交流和培训提供便利的方式。

(四)标准合作

背景:新工业革命正加速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具有创造出全新的制造模式的潜力。标准也面临着技术集成与融合带来的挑战。为此,推动新工业革命的标准制定工作亟待加速。二十国集团成员应支持在标准制定机构内开展开放、包容、互利和有效的标准制定合作。

目标:促进二十国集团成员、标准化组织代表、企业、产业和行业协会以及政府在新兴产业领域的标准化交流,鼓励标准制定方面的合作。

促进新产业领域最新标准制定的相互了解。

标准制定应以产业为导向,根据开放、透明和一致的原则,标准不应成为贸易、竞争或创新的障碍。

行动:

1.鼓励私营部门、企业、标准制定机构和研究机构之间就制定最适合各利益攸关方要求的标准进行交流合作。

2.鼓励私营部门和企业参与新工业革命标准相关对话。

3.鼓励成员在符合性评估程序、认证认可等方面加强交流合作。

(五)新型工业基础设施

背景: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对创造新产业、新商业模式可能是必要的,能使制造业以更低成本、更短时间响应个性化需求。分布式能源系统、物联网、移动和高速互联网、工业云平台和工业操作系统等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在新工业革命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目标:探索符合新工业革命发展要求的关键基础设施。

为可持续、可共享的建设、使用和运营模式探索机遇。

行动:

1.探索二十国集团成员在新型工业基础设施关键技术和国际标准研发方面的合作模式。

2.加强新型工业基础设施设计和运营最佳实践的对话和交流,共享经验。

(六)知识产权保护

背景:新工业革命能引发突破性技术的大量涌现,可能带来工业领域的重大转型。二十国集团成员预测新技术的扩散和应用将会继续加速。确保充分和有效保护、执行这些新技术中的知识产权将成为持续创新的关键驱动力之一。因此,为积极支持和响应新工业革命,提升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落实全球知识产权保护至关重要。

目标:根据二十国集团成员已加入的现有相关多边条约及协议,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二十国集团国家应:

1.重申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促进二十国集团成员间知识产权保护的协作,

2.促进新工业革命领域自愿的知识分享,包括通过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执行和自愿的技术转移,并

3.认可企业可自主根据业务和市场考虑做出技术转让决定,并可自主进行独立谈判,决定是否或在何种情况下向附属企业或非附属企业转让和授予知识产权。

行动:

1.通过现有机构和组织,深化有效知识产权保护的交流,强化国际合作机制。

2.以能力建设为重点,探索提升知识产权许可的方法和合作途径,并推广至研究机构、大学和企业,支持创新者、创造者和企业家将工作价值最大化。

3.激励二十国集团成员通过现有专家论坛,包括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讨论知识产权事务,尤其是有效保护和执行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七)发展中国家工业化

背景:新工业革命可能会大大加速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并有助于缩小能力差距。为发展中国家的新工业革命发展提供便利符合我们的共同利益。

目标:二十国集团成员应鼓励在产能和可持续(即绿色和包容)发展等方面开展合作,以推进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共同推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的包容、可持续工业化。

行动:

1.通过分享制定、实施符合新工业革命的工业发展战略和项目的最佳实践,支持发展中国家,以缩小技术和创新能力差距,在全球范围内提高生产力和收入水平。

2.鼓励二十国集团成员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企业、研究机构和大学在新工业革命相关的技术领域自愿建立伙伴关系。

3.在双方同意的条件下,支持推进自愿知识传播及技术转移的努力。

4.促进发展中国家在加速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优化资源利用,以推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包容。

5.增强新工业革命开启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应用的意识,支持发展中国家环境保护能力建设。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