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心悦 2022-06-05发布 阅读:1284次 ⋅ 兰德智库  中美比较   ⋅

2022年6月2日,兰德智库公布了一份为美国空军撰写的报告,在增材制造、人工智能和太空等关键新兴技术方面,仅仅从专利数量的角度来看,美国是创新的绝对领导者,大致美国比中国领先10年时间,如果考虑专利质量,美国可能会更领先。

兰德公司的报告分析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数亿份专利申请,发现在美国空军关注的增材制造、人工智能、太空、量子、陶瓷和传感器等领域,美国发明家通常“首先在技术新兴领域提出申请,比其他国家多得多”。

该报告的作者理查德·西尔伯格利特 (Richard Silberglitt)表示,美国在技术领域处于领先地位,随后中国紧随其后,通常美国能够领先10年时间。


最近十年期间,中国在美国空军关注的新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数量暴涨,但通常都是美国看不上的专利,如果美国有兴趣,仅仅通过2年左右时间就可以追平。

对于中国领先的新技术领域,仅仅有数量优势价值不大,还需要仔细分析具体的技术种类和应用。

作为这份报告的作者之一,西尔伯格利特最近写了不少中美技术竞争的报告,包括今年2月份写了《中美在量子技术工业基地的评估》(An Assessment of the U.S. and Chinese Industrial Bases in Quantum Technology)。

在中美新技术专利分析的报告中,作者研究了美国和中国在几年内对新技术专利申请的情况,按照报告中采用的专利分析方法,这“可能表明哪个国家在这些新兴子类中具有技术引领能力。”


虽然中国紧密跟踪美国新技术发展情况,从专利申请数量统计结果来看,中国有的时候跟美国非常接近,但这也是因为中国经常对某些新技术产生兴趣后,会迅速出现大量的申请情况,而美国通常会根据实际应用需要,逐步增加相关专利的申请。

大家比较清楚,中国鼓励企业申请专利,企业获得资格或者因为融资经营的需要,都会通过申请专利来实现,这导致了不少专利申请不是为了产品或应用创新,而是为了别的目的,这大概就是兰德智库所评价“质量不高”的缘故吧。

西尔伯格利特直白的说,“美国的发明者试图将他们的应用尽可能广泛的应用到大量的领域,而中国的发明者专注于一些可能是政府最感兴趣的领域。”

简单讲,中国发明者喜欢迎合政策文件的指引,对于这些指引是不是市场或产业的需求,则不在他们的考虑范畴。

兰德智库强调,美国应该坚持其多元化,毕竟创新具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关注中小企业参与新技术创新生态的需要,这是保持美国强大的根源。

对此,在兰德智库的报告中,还提供了36家公司的新技术专利分析评价,它们是新技术专利的早期申请者,但是,这些公司的名称并未透露,只是用“公司X”(Company X)来表示,报告称这些公司都是真实的。

回到推动新技术发展的策略,中国过于重视专利数量,而忽视其质量,并不利于国家的富强。有价值的新技术必然会转换为新产业,新产业就意味着专业化分工,忽视良性发展的需要,部分企业集中申请大量的专利,实质上可能阻碍创新企业开拓这些新市场。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