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中国制造的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与此同时,工业4.0研究院也开始筹划调整自2016年5月28日开始的“工业4.0研讨会”,做出了改为“工业互联网沙龙”的决定。
“工业4.0研讨会”是每周一次的小型研讨会,迄今已经举办了近100场,参与的单位和个人有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工信部、发改委、科技部、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科院、央企和上市公司等,甚至于一些专家从远在千里的外地赶赴北京参与相关讨论。
随着工业互联网如火如荼的发展,工业互联网沙龙组委会决定继续秉承开放式创新(INNOVATION 4.0)的理念,切实围绕企业家的需求,帮助企业家踏上工业互联网这个新风口。
为此,工业互联网沙龙明确了三大特点:精简、开放和务实。
众所周知,早在工业4.0研讨会开办之初,就明确了精简的原则,在转型为工业互联网沙龙之后,将继续保持精简的举行方法。通常情况下,工业互联网沙龙保持在20人以下的规模,以保证沟通的私密性和深入性。之所以保持较小的规模,是为了让所有参与人员都可以跟分享嘉宾有交流的机会,达到更好的沟通效果。
为了帮助企业家进入工业互联网这个无人区,采取开放的沟通方式必不可少。与一些活动举办方流派特征突出不同,工业互联网沙龙充分体现了包容开放的特点。除了邀请主流的官方专家进行分享,工业互联网沙龙还会邀请一些小众的专家参与活动。
毫无疑问,开放包容的工业互联网沙龙对构建创新的行业生态至关重要。工业互联网沙龙欢迎来自不同背景的专业人士联系参与,借助工业互联网沙龙这个平台来进行交流互动。
除了前面提到的精简和开放,工业互联网沙龙还非常重视企业家所关注的务实及落地,只有具有可操作性的思想,才可以创造经济价值。由于沙龙规模较小,参与者有充分的机会进行沟通和互动,容易就具体的操作事项达成共识,甚至于建立合作关系。
总而言之,工业互联网沙龙将围绕企业家追逐工业互联网风口的需要,加强行业人士的交流学习,打造真正有机发展的工业互联网生态。
欢迎关注工业互联网的企业家及投资人士参与工业互联网沙龙,共同追逐工业互联网这个风口。
精简、开放和务实。
在参与的过程中,这三个词,或者说,这个精神,已经深深的体现在工业互联网沙龙的一举一动中,一言一行中,一草一木中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