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3日,华如科技登陆A股资本市场。它以15%涨幅开盘,收盘上涨28.85%,换手率高达64%。该公司自称“军事仿真龙头企业”,成立于2011年,其业务以军事仿真为主。
华如科技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总额为137,203.11万元,募集资金净额为127,524.55万元。华如科技最终募集资金净额比原计划多47,524.55万元。
2022年6月20日,华如科技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显示,公司拟募集资金80,000万元,分别用于新一代实兵交战系统、复杂系统多学科协同设计与仿真试验平台、共用技术研发中心、补充营运资金。
按照招股说明书所讲,公司以军事仿真为主线,依托平台、模型、数据三大基础工程,紧贴作战实验、模拟训练、装备论证、试验鉴定、综合保障的仿真需求,开展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形成一系列面向部队、服务打赢的军事仿真应用产品。
类别 | 基本介绍 | 部分应用案例 |
作战实验 | 面向作战指挥机关和院校、试验基地,为作战概念提出、演示验证,作战计划推演优化,作战方案评估等提供仿真技术开发 | 某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试点建设 某战区陆上战役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试点建设 某区域联合防空反导作战规划与验证评估系统 某军种合同战斗实验系统 联合作战模拟评估系统 |
模拟训练 | 面向指挥机关、军事院校、基地和一线部队,为训练各级司令官、指挥参谋人员、作战人员和保障人员提供仿真技术开发,保障“练谋略、练指挥、练操作各类模拟训练的实施 | 某联合训练模拟系统 某军种防空兵实兵交战系统 某军种防空兵指挥训练模拟系统 炮兵指挥对抗训练模拟系统 作战指挥信息系统训练模拟系统 电子对抗指挥训练系统 数字化合成营模拟训练系统 |
装备论证 | 面向军队装备管理机关和总体院所,以及国防工业装备研制院,为装备发展战略、规划计划、立项论证、作战运用、效能评估等论证工作提供仿真开发 | 装备体系对抗仿真支撑平台技术 面向复杂系统的高效能仿真支撑平台技术 联合侦察预警情报体系仿真系统 防空反导装备体系论证系统 某军种装备体系评估系统 电子对抗装备体系论证系统 |
试验鉴定 | 面向军队试验训练基地、院校、研究院所和一线部队,以及国防工业部门,为实现LVC 联合试验环境,支撑试验场、部队和实验室联合试验提供仿真技术开发 | 跨域异构体系对抗联合仿真试验平台 某试验基地 C4ISR 装备体系对抗试验 某军种指挥信息系统试验验证 某电子信息系统顶层设计与推进工程联合试验环境 某型侦察系统适配某型武器系统鉴定试验支撑环境 |
综合保障 | 面向军队后勤和装备保障机关、院校、研究院所和基地开展保障方案制订、推演演练、人员训练等提供仿真技术开发 | 军粮供应管理信息系统 某军种装备作战效能分析评估系统 地空导弹装备管理系统 某军种装备预研管理系统 军事训练领域知识服务平台 冬奥安保危机模拟推演系统平台 城市配送调度仿真 |
1、一条主线
公司坚持以军事仿真为主线,围绕军事仿真业务应用需求,开展建模仿真、虚拟现实、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创新和研发,积极将成果转化推广应用到国民经济建设领域。
2、三大工程
公司依托平台、模型和数据三大基础工程建设,以实现军事仿真能力的整体升级提高。
基础软件产品 | 基本介绍 | 产品用途 |
可扩展仿真平台(XSimStudio) | 面向军事仿真领域,以ABMS和DES及PDES为基础,以面向对象组件化建模和并行离散事件仿真技术为核心,支持C4ISR体系建模和OODA过程仿真的建模仿真平台。平台贯穿仿真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过程,在模型准备、方案拟定、系统运行、分析评估及态势展现各个阶段,提供集成开发、运行管理和资源服务等全方位支持,内置通用建模体系,支持模型及应用软件的二次开发,可为分析论证、模拟训练、试验评估等各领域各层级仿真系统的研制集成和运行管理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 | 为作战实验、模拟训练、装备论证、试验鉴定等军事仿真系统提供底层平台支撑 |
分布式支撑平台(LinkStudio) | 一个开放、通用、高效的分布式应用系统开发与运行支撑平台,支持基于LVC的试验鉴定与模拟训练等分布式仿真系统,以及构建在多种通信机制基础上的网络数据传输系统。平台以网络通信技术为基础,主要用于解决分布式异构系统、仿真系统、模拟器之间的互联、互通、互操作等问题,支撑具有虚实一体(LVC)的试验、训练、分布式仿真等应用系统进行开发、集成、运行和管理。为各系统提供一体化的建模、接入、数据公布订购、对象构建、服务开发、消息传输、数据中继等功能 | 为地域分布的实装系统、模拟器、仿真系统等分布异构系统的互联、互通、互操作开发与接入运行提供支撑 |
体系建模软件(SysPrime) | 应用于作战实验、装备论证、模拟训练等仿真系统总体论证和设计阶段,对作战概念、仿真业务、信息交互、数据关系等进行建模,是一种具有仿真特色的体系结构建模软件,能够为仿真系统涉及开发提供体系化指导。基于仿真的体系结构设计,将静态的体系结构设计和动态的仿真分析评估结合起来,选取DoDAF中适用于仿真活动的视图模型,以自动或半自动化的方式将其导入到仿真系统,难过过动态仿真对体系结构表示的系统以及能力进行动态分析,辅助用户确定性能和效能的度量、分析变更的影响 | 用于支撑体系仿真研究所需的体系建模 |
战斗仿真平台(BattleSim) | 以仿真建模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战术级战场空间仿真要素进行精细化建模,描述战场环境、模拟武器装备、推演作战行动、评估作战效能,将单兵单装作战实体带入虚拟战场环境,为战术级作战实验、模拟训练和态势展现提供有效的仿真手段 | 主要用于单兵、单装层面的作战仿真,为战斗级别的作战实验和装备论证提供支撑手段 |
仿真模型库(XSimModels) | 仿真模型具有多维度、多层次、多分辨率等特征,华如仿真模型体系的构成综合考虑了仿真模型的特点以及用户的使用需求,采用组件化、参数化、面向对象建模思想,将真实作战装备按照专业和功能拆分成不同的组件,分别建模再组装形成仿真实体,模型库以行为模型为主,包括了各类装备物理模型和环境及效应等服务模型 | 用于支撑联合、陆、海、空、天、电等领域的仿真应用系统构建 |
智能模型库(AIModels) | 着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军事仿真建模中,构建具有高度自主决策能力的智能实体行为决策模型,以深度强化学习和博弈论为基础,融合知识和数据驱动的建模方法,形成具有持续学习能力的CGF模型,在智能行为建模方面取得实效,为无人智能作战仿真提供支撑 | |
慧云平台(DataStudio) | 面向军事领域提供数据智能决策支持服务的大数据平台,平台基于先进的云技术架构和数据驱动思想,提供数据智能、数据可视化、数据云中心和数据管理等功能,实现数据ETL、分析挖掘、数据算法和知识图谱等服务,为软件开发、验证、发布、运维、运营提供全生命周期支持和一体化的云平台解决方案 | 用于系统数据资源管理和分析 |
分析评估平台(AEStudio) | 一套通用化、模块化的评估系统,支持从体系评估到单指标的分析,通过效能算法对训练任务、想定进行综合评估,可以满足实战训练、装备论证评估等不同层次的评估需求。平台既可以嵌入各种仿真训练软件中,也可作为独立的分析工具对仿真数据进行分析。同时经过近百例项目实施,积累了大量不同军兵种专业的评估体系和指标,可以为不同场景下的评估活动提供参考 | 用于仿真数据的分析评估 |
三大工程具体情况如下:
(1)平台工程
平台工程系公司着眼于需求、设计、建模、开发、运行、数据采集和展现等军事仿真系统全生命周期和全方位功能需求,打造的管用好用、技术先进的全自主工具平台产品,当前已形成一系列平台产品,并经过大量的应用实践和市场检验,在业内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公司将围绕不同层次、不同粒度仿真研发和运行的需求,持续完善丰富平台工具集。
(2)模型工程
模型工程从应用需求出发,设计规划具有我军特色的模型体系框架,采用“小核心、大外围”的方式,联合多方力量,分类开展联合、陆、海、空、火、天、网电各领域的模型建设,不断求真求信、求精求准,逐步形成门类齐全、可重用、可组合的模型产品集。
模型工程已成功打造了仿真模型库(XSimModels)和三维模型库(3DModels),研制联合、陆、海、空、火、天、网电等400余类模型;构建了环境服务模型(DigiWorld),可以提供地理、气象、大气、电磁、核生化等战场环境服务,并已经应用到一系列装备研制和训练应用中。公司将继续加大投入,以模型工程作为服务升级和业务持续发展壮大的抓手,进一步丰富完善模型种类,逐步形成装备、行为和战场环境等模型的全域覆盖,并着力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到军事仿真建模中,开展军事仿真智能模型库(AIModels)建设,为无人智能作战仿真提供支撑。
(3)数据工程
数据工程紧扣军事仿真上、中、下游数据应用需求,包括想定数据、模型数据、运行过程数据、结果数据等,应用大数据技术,支撑数据的建模、采集、管理、分析评估、挖掘、展现等。
目前,公司已成功研发了分析评估平台(AEStudio)和大数据平台(DataStudio)等,服务于多方位的数据评估分析,在大量项目中进行了成功应用。
3、五类业务
在军事仿真主营业务方向下,公司主要面向作战实验、模拟训练、装备论证、试验鉴定和综合保障五类业务,为军队和国防工业企业提供解决方案、产品研发和技术服务。
(1)作战实验
仿真构设虚拟战场空间,模拟对抗双方兵力和作战行为,在近似真实的数字环境中,研究战争,预知战争,实现“战争在实验室打响”。
(2)模拟训练
综合运用兵棋系统、模拟训练系统、模拟器材,支撑司令官、指挥参谋人员和一线作战人员开展模拟训练,有效提高训练的效率和效益,实现“像打仗那样训练”。
(3)装备论证
以“体系贡献率”核心指标为牵引,利用仿真手段为装备发展战略、规划计划、立项论证、作战运用、效能评估等论证工作提供定量支撑,为实现定性定量相结合的装备论证夯实基础。
(4)试验鉴定
综合运用互连互通、虚实一体交互技术,构建集实兵实装(Live)、模拟器(Virtual)、数字仿真模型(Constructive)于一体的LVC联合试验环境,支撑试验场、部队和实验室联合构建异地分布、功能一体的逻辑靶场(Logic Range),支撑体系级对抗环境背景下的装备和作战联合试验。
(5)综合保障
综合运用模拟仿真、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军事物流、人员保障、装备保障等保障业务提供方案优化、推演演练和综合管理一体化信息服务。
公司成立至今,无单一股东持股比例达到或超过50%。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李杰直接持有公司19.60%的股份,韩超直接持有公司18.96%的股份,二人共同作为华如志远、华如筑梦和华如扬帆三个员工持股平台的普通合伙人,间接控制公司21.81%的股份。李杰和韩超持有股份所享有的表决权均不能单一对股东大会构成控制或重大影响,因此公司无控股股东。
李杰,男,1963年9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硕士研究生学历。1979年9月至1984年7月就读于清华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专业,获得大学本科学历;1984年9月至1987年7月就读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1987年2月至1993年5月就职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工作;1993年6月至1999年9月就职于北京海豹电子技术开发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1999年10月至2001年8月就职于北京西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职务;2001年9月至2011年11月就职于北京南山高科技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2009年6月至2021年2月,担任庚顿数据董事,2011年12月至今就职于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长、北京君正董事。
韩超,男,1979年7月出生,中国国籍,无境外永久居留权,博士研究生学历。1997年9月至2001年7月就读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自动控制专业,获得大学本科学历;2001年9月至2003年2月就读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硕士研究生学历;2003年3月至2006年12月就读于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博士研究生学历。2007年4月至2011年11月就职于北京系统工程研究所,担任助理研究员职务;2011年12月至今就职于北京华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现任公司董事、总经理职务。
2019年至2021年,华如科技的营业收入分别为31,985.63万元、52,634.99万元、68,641.78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083.96万元、9,175.20万元、11,807.13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6,687.36万元、8,586.27万元、10,625.96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8,941.63万元、11,035.16万元、4,120.91万元,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18,536.12万元、56,463.31万元、70,302.14万元。
2022年1-3月,公司营业收入1,540.03万元,同比增长96.76%;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228.47万元,同比增长2.64%;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3,494.13万元,同比增长7.49%;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5,774.79万元,同比增长17.16%。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