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9日,美国白宫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OTMP,Office of Trade and Manufacturing Policy)发布一份题为《中国的经济侵略如何威胁美国和全球的技术和知识产权》(How China’s Economic Aggression Threatens the Technologies and Intellectual Property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World)的研究报告。
美国OTMP发布的这份报告,污蔑中国通过两大战略实施“经济侵略”(economic aggression),威胁到美国乃至全球经济。
工业4.0研究院认为,美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表现得反复无常,但其策略和政策很大程度受到OTMP对中美贸易关系的认知的影响。因此,加深对OTMP贸易政策主张的了解有助于中国在中美贸易谈判中掌握主动权。
首先,“经济侵略”这个词比较辣眼睛,它实质上表示什么?
“经济侵略”一词其实是OTMP用以概括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United States Trade Representative)在《2017年呈国会报告:关于中国对WTO规则的遵守》(2017 Report to Congress On China’s WTO Compliance)中提及的中国政府或有政府支持的企业的一些投资计划和并购行为。
其次,OTMP认为中国采取哪两大战略?
中国一方面从包括美国在内的其他国家收购关键技术和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占领新兴高技术产业的制高点,以驱动未来经济增长,并使国防工业取得巨大进展。
更进一步,OTMP认为中国采用五种手段来实现上述两大战略:
手段一:以不同手段窃取技术和知识产权,如:经济间谍、网络入侵、规避美国出口控制法规、山寨盗版、逆向工程。
手段二:通过强制的监管手段促使技术和知识产权转移。报告罗列了15种所谓的“手段”,如在合资企业中聘用中方企业的员工。
手段三:通过强制的经济手段促使技术和知识产权转移,如通过出口限制推高国外企业的原材料价格。
手段四:信息采集,如通过公开来源收集科技信息。
手段五:技术寻求和国有资本的对外直接投资(FDI,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如中国国有企业参与技术寻求为目的的对外直接投资。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国内业界有认为中美贸易战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旨在打压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在OTMP这份报告中也得到侧面的印证,报告明确提到“《中国制造2025》等政策文件明确列出了中国希望占领的技术领域目标清单,而且中国最近的投资行为与这一目标清单相符。”
关于OTMP的建立、使命和职责,以及OTMP现任主管彼得·纳瓦罗(Peter Navarro)的背景,读者可以通过工业4.0研究院发布的介绍性文章《美国贸易与制造业政策办公室(OTMP)简介》来了解。
中国应该重点关注OTMP这个机构,它们在美国还是比较有市场
美国掀起贸易战,本质上是害怕我们的强大,但我们不强大怎么会有未来啊?
标题里面“污称”这个词用得太好了。看了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报告里面对中国的描述,是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新兴产业的一般做法,相信美国自己也会这么做。美国在政府部门的报告中用词这么“刺激”,是特朗普惯用的制造舆论的伎俩。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