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军 2023-06-25发布 阅读:418次 ⋅ 无人系统  导弹防御   ⋅

2023年6月,在米切尔空天研究所发布完最后一份报告,凯特琳·李(Caitlin Lee)结束16个月的无人和自主系统高级研究员工作,再次回到兰德智库,担任其采办和技术政策主任。

凯特琳最后一份报告名称为“增强北极感知以遏制对国土的空中和导弹威胁”(Bolstering Arctic Domain Awareness to Deter Air & Missile Threats to the Homeland),其中,关于使用无人系统提高北极感知能力,以实现导弹防御目的的提法值得关注。

按照米切尔空天研究所的传统,任何高级研究员写了报告,都会举办一次研讨会,邀请报告相关领域的军方领导来参加,其评价算是对该研究员的考核结果。

凯特琳没有任何技术背景,她从东北大学政治学学士、乔治敦大学安全研究硕士和伦敦国网学院战争研究博士毕业,但她一直研究JADC2、情报监视与侦察、美国空军发展等主题。

根据她的本科毕业年份,估计她目前为42岁左右。

在兰德智库工作的时候,她参与编写JADC2的各种报告,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对此长期关注,对她在无人系统在反导领域的应用,感到其思路非常宽广,值得行业人士了解。


在报告中,凯特琳提出了域感知、“信息占优”(Information Dominance)和威慑三个层面的分析框架,由于其中涉及到大国竞争,本文不做深入分析,读者可以自行阅读该报告。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对信息占优中的通信卫星和无人系统结合,实现综合感知能力的情况非常感兴趣。

不仅如此,凯特琳重点强调了人工智能、战斗管理平台、环境情报等内容,并指出挪威的北极卫星宽带任务(ASBM,Arctic Satellite Broadband Mission)在导弹防御中的重要价值。

北方司令部和北美防空司令部负责人格伦·范赫克(Glen VanHerck)参加了凯特琳的分享交流,他对米切尔空天研究所可以考虑到北极感知和导弹防御能力的关系感到满意,并透露美国国防部计划更新北极战略。

他说,携带传感器、动能武器和非动能“效应器”的自主无人机可能是一个未来的工具,不仅在北极,而且“在东海岸、西海岸或全球任何我们需要的地方”,以帮助实现美国边界之外的导弹防御。

“展望未来,需要做一些政策工作。飞行无人自主平台可能是我们必须克服的政策挑战。共享数据和信息也是政策挑战,”范赫克说。

一些地点将“每天24小时”需要保护,但其他地点只在危机或冲突期间需要保护,使用从“复原力、硬化、欺骗、拒绝以及防御”到各种工具。

正在指定的导弹防御计划还研究了跨领域和潜在的脆弱能力,如定位、导航和时机。

美国国防部的北极新战略需要考虑到拜登政府2022年10月的北极战略,以及同月发布的更广泛的国家安全战略,该战略将北方高地的安全置于议程的首位。

范赫克说:“坦率地说,北极的重要性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范赫克北极防御愿望清单上的关键资产之一是一个新的超地平线雷达系统,通过这个新型系统,北方司令部和北美防空司令部可以更快检测到各种无人系统。

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将继续关注北极新战略以及导弹防御能力建设的情况,已经购买《无人系统白皮书》或其他白皮书的读者可以咨询项目经理获得本文相关报告资料及视频。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