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权 2019-05-06发布 阅读:927次 ⋅ 工业互联网  5G  布拉格提案   ⋅

2019年5月2-3日,以美国、英国、日本和韩国等国为代表的32个国家代表聚在捷克首都布拉格(Prague),召开了两天时间的5G安全准则讨论会,最后发布了《布拉格提案》(The Prague Proposals),从政策、安全、技术、经济四个方面对5G安全进行了阐述。

由于布拉格5G安全研讨会涉及到工业4.0研究院关注的5G和工业互联网两大主题,我们收集了相关资料,涉及到会议日程、参会代表名单、新闻稿和提案全文(资料下载:https://openii.cn/ELSIEE/innovation)。

伴随着以网络化和智能化为代表的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5G和工业互联网颇受关注,其中,标准成为全球大国竞争的主战场。


《布拉格提案》是一份不具有约束力的提案,但由于参与代表规格较高,提案文件中提出的一些原则性要求,对于5G供应商有非常大的影响,例如,提案文件提出了对供应商产品的风险评估,应考虑“供应商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系统,包括了政府、运营商和制造商等。

总体来讲,《布拉格提案》强调国际通行规则的要求,而且是对供应商所在国家的要求,例如,

“应该考虑到第三方国家对供应商施加影响的总体风险,……不要依赖那些容易受国家影响,或尚未签署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协议国家的第五代通信系统供应商。”

这意味着5G供应商所在国家需要签署网络安全和数据保护协议,否则这个国家的供应商进军全球市场会受到“歧视”。

工业4.0研究院认为,这次布拉格5G安全准则研讨会对中国进一步推进工业互联网也颇有借鉴意义。众所周知,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工业互联网战略,其中,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标识解析成为了两大重点领域,并且被国内不少人认为是中国的优势领域。

从全球竞争的角度来看,我们应该意识到西方国家重点推动市场化标准发展的趋势。

简单的讲,由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国企业实力较强,特别是美国的科技企业,可以完全不依赖于政府力量,推进相关概念和标准,例如,工业互联网(Industrial Internet)这个概念就是由五家美国企业(AT&T、思科、GE、英特尔和IBM)推动的。

众所周知,我国工业互联网标准制定还主要是“书生模式”,企业真正参与其中的程度不深,当然,这是有中国国情在其中的,大部分企业缺乏研究人才,特别是标准制定需要足够的技术功底和战略思考能力,这不是我国单一专才可以胜任的。

客观的讲,如何发挥企业在确定市场化标准的作用,这恐怕还需要从根本上改变对中小企业的“瞧不上”态度,按照颠覆性创新相关理论,大部分颠覆性创新本来就不太可能在大企业中产生,毕竟这么高风险的工作,应该由经营更加灵活的中小企业来完成。

因此,笔者认为,一些企业动辄一体化解决方案或全栈式介入某个市场,这不利于良性的技术生态产生和发展,中国经济经过过去40年的快速发展,开始出现了具有市场垄断能力的企业,政府除了不应该在领先企业上锦上添花,还应该遏制这些企业滥用市场垄断地位。

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为中国制造业带来更加包容性发展的明天。

评论

2019-05-06 19:58 注册用户

在今天的外交部回应中,提到了5G安全会议。

据报道,包括欧盟和北约成员国在内的30个国家代表近日在布拉格举行5G安全会议,并发布名为“布拉格提议”的声明,表示希望与会各方找到保障5G网络安全的办法。中方对布拉格会议有何评论?

答: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前沿性、引领性和平台性科技,关乎全球经济发展、世界各国利益和人类文明进步。

在全球化的今天,5G的开发、利用有赖于世界各国的交流合作,也必然是国际社会共同的创新成果。将政治因素人为引入5G开发、利用与合作,甚至把有关问题政治化,采取歧视性的做法不仅不利于5G的发展,也有悖公平竞争原则,不符合国际社会共同利益。

你提到的布拉格5G安全会议具有明显的封闭性,在搞一个小圈子,它所发表的所谓的“布拉格提议”只代表一小部分国家的意见。

5G有关规则和标准的制定,应该最广泛地听取和吸收所有利益攸关方的意见,并在具有普遍代表性和权威性的机制框架下,通过开放包容的多边进程予以讨论,为各国企业参与5G建设创造非歧视的竞争环境,体现公平公正,追求互利共赢。

中方将继续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同各方加强包括5G在内的科技交流与合作,共同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巨大发展机遇,为促进全人类福祉作出积极贡献。

回复内容不能少于10个字 提交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