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海军 2024-05-11发布 阅读:310次 ⋅ 人工智能  生物技术  量子计算  颠覆性技术   ⋅

2023年2月16日,美国司法部和美国商务部联合成立“颠覆性技术打击力量”(Disruptive Technology Strike Force),以保护敏感技术、打击出口管制规避为目标,该组织是美国遏制重点外国对手的一个平台。

在颠覆性技术打击团队设立之前,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ODNI,Office of the Director of National Intelligence)发布了《2023年度威胁评估》(2023 Annual Threat Assessment),把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列为重点关注的外国对手。

在这份报告中,超级计算和超大规模计算、人工智能、先进制造设备和材料、量子计算和生物科学等被列入颠覆性技术打击力量关注范畴。

颠覆性技术,从字面上理解,是一种颠覆了某一行业主流产品和市场格局的技术。

美国拥有多家颠覆性技术研究机构,包括DARPA、兰德公司、各军种的研究实验室,以及太空部队新设立的太空发展局(SDA)等,这些机构很明确要利用新型技术,改变当前采用的技术范式。

真正判断一项先进技术是不是颠覆性技术,其根本标准是“范式”(Paradigm)。

2024年3月11日,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办公室发布了《2024年度威胁评估》,跟去年的报告不同,这份报告明确列了颠覆性技术一个部分,要求聚焦两种颠覆性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

近年来,美国加大情报跟外交和竣工是的深度协同。

早在2022年俄乌冲突加速酝酿之时,美国通过披露“情报”,挑动乌克兰和俄罗斯的冲突。后来美国进一步利用情报公开化、制裁透明化等干扰和震慑对手、塑造战场态势。

美国务卿布林肯曾明确提出“要让情报外交成为我们思考的一部分”,并称这不仅仅是关于俄乌冲突,“而是全面的”。

对于未发生战争的国家,美国就采取制裁透明化手段,干扰对手的正常运行,扰乱其发展节奏,虽然不会产生直接的效果,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影响。

2024年5月9日,美国商务部工业与安全局(BIS,Bureau of Industry and Security)在《出口管理条例》(EAR)的实体清单中增加了 37 家中国企业名单,包括北斗导航、中科星图等,以及中电科16/32/36/41/45等研究所,并且把中科大列入其中。

既然美国公开和私下都要遏制中国发展颠覆性技术,中国就应该坚定不移的发展相关颠覆性技术。

目前美国有多个部门参与了综合威慑工作,除了美国商务部的未经核实清单(Unverified List),美国国防部的CMCC清单(Chinese Military Companies Sanctions List),还有美国财政部的NS-CMIC清单,显露出美国铁定心要遏制其他国家发展的意图。

美国建立全面的颠覆性技术打击力量等机制,虽然可以在短期延缓对手的高科技发展速度,但从长期来看,这样做的结果反而促使受到压制的国家加大科技投入力量。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