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茜卡 2021-04-07发布 阅读:949次 ⋅ 经济增长  GDP  IMF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表示,现在预计今年全球经济将增长6%,1月份预测的增幅为5.5%,该数据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工业4.0研究院认为,这是因为各个国家纷纷加大经济刺激力度,但其中蕴含了金融风险。

继全球经济2020年出现-3.3%的历史性萎缩之后,IMF预计,全球经济复苏势头将比今年1月的预测更为强劲,2021年的增速预计为6%(上调了0.5个百分点),2022年为4.4%(上调了0.2个百分点)。

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是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的美国和中国。

预计美国经济今年将增长6.4%,该国经济的规模今年将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美国经济去年估计萎缩3.5%。IMF此前预计美国经济2021年将增长5.1%。

在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中国今年预计将增长8.4%。尽管中国经济已在2020年恢复到疫情之前的水平,但许多其他国家预计仅将到2023年才能回到疫情前水平。

相对于疫情前的预测,低收入国家、新兴市场和发达经济体2020-2024年平均每年的人均GDP损失预计分别为5.7%、4.7%和2.4%。这将导致减贫进展出现倒退,2020年极度贫困人口将比疫情前预测值增加9500万人。

全球各国快速推出政策措施(包括16万亿美元的财政支持),避免了更糟经济结果的出现。IMF预测显示,如果未能提供上述支持,去年经济萎缩的严重程度可能是实际的三倍。

由于避免了金融危机,中期产出损失估计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的损失要小,约为3%。然而,与2008年危机之后的情况不同,新兴市场和低收入国家由于政策空间有限,在本次危机之后将面临更严重的长期创伤效应。

我们的预测存在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如果疫苗领域取得更快进展,经济前景将得到改善;但如果出现抗药的新毒株,使疫情拖得更久,那么经济前景可能急剧恶化。

如果美国的利率意外地进一步上升,则各国复苏速度不同可能带来金融风险。这可能导致高估的资产价格出现无序调整,融资环境大幅收紧,复苏前景恶化——一些债务高企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尤其如此。


评论

您不能发表评论,可能是以下原因
1、登录后才能评论
2、作者关闭了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