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按照预定计划,工业4.0研究院和数字孪生战场实验室共同确定月度主题。2025年4月的主题为“经济武器化”,以响应当前正在进行的全球经济格局重塑。
经济武器化(Economic Weaponization)是当前大国竞争的主战场,按照世界100年来的经济武器运用历史,大国之间的经济竞争将日益深化,展现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特征。
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和安全来讲,在经济制裁或武器化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显得非常重要。
关于经济武器化、经济制裁或经济战(Economic War)的研究和书籍比较丰富,本期月度主题延续传统的理论联合实际的做法,搞清楚经济武器化的理论研究现状。
经济武器化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这使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翻译的一本书改名为《经济制裁:封锁、遏制与对抗的历史》,其英文原为“The Economic Weapon:The Rise of Sanctions as a Tool of Modern War)。
该书是推荐给读者参考的第一本书,因为该书讲述了经济武器的缘起、经济武器的合法性、战间期危机中的经济制裁,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的经济武器应用有较好的描述,能够帮助读者更好理解经济武器化的发展源头。
正如研究学者所讲,经济武器化的过程,同时也是“总体战”(The Whole War)。
德国鲁登道夫将军在那个期间,写了《总体战》这本书,结合这本书来认识经济武器化,会有不同的感受,并能更深入的理解大国竞争的经济武器化发展趋势。
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主导了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WTO)等机构的设立,直接影响了过去几十年的世界经济和军事格局,同时维系了其军事霸权。
了解美国霸权和经济武器使用的情况,必须阅读大卫·鲍德温(David Baldwin)写的《经济方略》(Economic Statecraft),该书对美国霸权有非常经典的论述。
他说:美国霸权与其说是来自商品贸易,不如说是来自其在企业、监管、技术以及金融领域的国际领导力——在拥有这一系列能力之后,美国的决策层就掌握了实施其“经济方略”的工具。
本人对这个论述很感兴趣,因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背景下,美国如何利用技术来维系其霸权,是一个有趣的话题。
以美国国防部提出的第三次抵消战略(Third Offset Strategy)来看,这就是妥妥的技术霸权逻辑,美国企图利用其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形成跟大国对手的差异化竞争优势。
人工智能是美国第一项抵消技术(Offset Technology),虽然现在它仍然处于世界一流位置,但其他国家未放松对人工智能的投入,甚至利用其集中治理的优势,投入资源和人力达到难以想象的地步,这使得美国的第三次抵消战略受到威胁。
不过,从美国国防部启动的第二项抵消技术数字孪生体来看,很可能给大国对手带来挑战,毕竟在过去10年期间,该技术主要由DARPA和美国空军在推进,它采取了禁止其他国家人员参与和不发表论文等措施,其保密措施似乎颇有成效。
其他国家要介入第二项抵消技术,除非自己搞基础研究。这些国家不是投入不了资金和人力,而是对这项技术的认识有偏差,那么如何避免美国在未来某个时间点把该技术武器化,将是一个有意义的话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探讨由抵消技术驱动的经济武器化,分析美国如何保持技术霸权,实现总体战的现代化目标,值得行业人士思考。
评论